除了给申息军定下发展方向,刘和还专门找邓海与陈贵二人深入地谈了一次话,具体的谈话内容只有他们三人知道,但效果却是明显的。

当邓海和陈贵二人从昭家原来藏匿金银财宝的密室走出来时,他们脸上的表情是庄严和神圣的,彷佛刘和在密室之中为他们“开过光”一般。

屈蒙坚持追随刘和一起离开,虽然他并不知道刘和的真正的目的地是幽州,但从他略显青涩的脸上透露出来的却是敬重和坚定的神情。

与刘和相处十多日,时间虽短,却让这个少年看到了刘和身上那种与众不同的魅力,虽然他在嘴上依然有些不服气,但心里其实已经把刘和当成兄长和老师一样看待。

刘和不做作,不矫情,不喜欢拿势压人,却又善于借势和造势,为了达到目的有时会做出不似君子的行为,但不违背做人做事的天地大道。

不过,刘和最终婉拒了屈蒙愿意追随的心意,而是给他留下了一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语句,然后毫不拖泥带水地在那个秋风萧瑟的凌晨离开了昭家坞堡。

当刘和从昭家堡离开时,身边便只有二十五人跟随,也被后世称之为“二十五骑出南阳,搅动天下风雷荡。”

第四十章 鸡飞狗跳

公子毫无义气地走了,却将田畴一人留在乱哄哄的丹水,这让他心里觉得有些难过。

一想到刘和此行只带着二十多人便要穿越曹操、袁绍、张杨、韩馥等人控制的地盘返回幽州蓟县,田畴的心里便充满了浓浓的担忧和不舍。

即使依然看不惯公子抠脚丫、挖鼻孔、翻白眼、说脏话等等一系列“猥琐”、“下流”的动作,可这段时间来的生死相伴却让田畴从刘和身上看到了许多与众不同的长处,而这些长处恰恰是可以让人在乱世之中活的更长久一些的。

任何人都可以淡泊名利,也可以与世无争,但肯定不会嫌自己活的命长。田畴也一样,所以他很看好大公子刘和,也很担心公子北归之路上的安危。

为了策应和掩护公子行动,田畴在刘和走后不久,便暗中与屈家和丰乡城联手策划了几项行动,其声势之浩大、效果之良好,只能用“鸡犬不宁”来形容!

首先,田畴从屈家、邓家庄和陈家村挑出一些年纪较大,比较有德望的老者组成几个“慰问团”,带着粮食、药草和酒肉等物资前往临近三户亭的其他乡村,对那些家中有人在丹水城外死伤的庄户们表示慰问和悼亡,同时深刻痛斥了袁胤倒行逆施的罪行。

慰问团出来的时候是打着昭景屈三户的旗号,不仅迅速为这三家收买到了人心,同时也为躲在丹水城内的袁胤拉起了很多仇恨,顺带还把控制着靠近三户亭一带地面的其他大族全给得罪了一遍。

这些大户自然觉得昭景屈三家已经捞过了界,是以派出家兵前来驱赶,结果遭到心中本就十分怨愤的庄户和佃农们激烈反扑,不仅死伤惨重,而且产生了严重的对立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