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别,我不说话了还不成。”花睿忙往面前和小碟里夹汤包。
花盼盼安慰道:“我家也不差这一个方子,娘脑子里可都是好吃的。”
这句话可是说到章琴的心里了,骄傲又矜持地道:“方子是还有,也够咱们家自己用了,但娘往后记着,不再乱把方子卖了就是。”
孩子们吃过了汤包,一家几口就要回溪江镇了,花致远给齐五留了几个汤包,马车驶出庄子后,齐五一边吃汤包,一边赞叹:“夫人做的包子真好吃,还带汤汁儿的,那柳老爷真是赚了。”
车厢里章琴低着头矜持地笑着,花致远道:“包子吃完了,可别往外说,如今这汤包可不属于咱们了,自家做了吃吃还成,让别人知道了,柳老爷可是会骂上门的。”
齐五连连点头,只是心里对章琴更佩服了,别看夫人柔柔弱弱的,据说杀猪都怕,可做吃食这手艺真棒,脑袋里不知还有多少好方子,真传出去了,不知有多少人登门要求买方子,那日子还咋过了?
第325章 大舅哥
回到溪江镇时,天都黑了,几人从米线铺正门下车,齐五赶着车回去了。夫妻二人带着孩子们穿过米线铺进到后院。
铺子还没打烊,吃米线的人却三三两两有几个,见到花致远都打招呼,有人还在报怨没有卤肉吃了,那么好的方子咋就给卖了呢?
花致远只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家里缺钱的紧,只能卖方子了。”
有人打趣,“花老板那可得把银子藏好,免得被人惦记上。”
虽不知他这话是有心指花老太太,还是无心之语,花致远也开玩笑地谢过,回去时心里却想着,这银子还真不能多留,赶紧换成铺子才踏实。
两千两银子不是小数,当时参与竞买的人除了那些行商还有不少镇子上的人,如今整个溪江镇的人都知道他们家一个方子卖了两千两,他娘很快也会得到消息。
两千两银子不是小数,他心知花老太太得了信就得过来。
而让花致远没想到的却是,花老太太还没登门,章家人却先来了。
章琴的大哥章财来带着他的长子章茂,以及大孙子章田旺第二日就来了米线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