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

华阳郡公无奈的放下笔:“谁说我放着尸位素餐的不理了?”

“那你对狱卒们下手也太狠了!”杨景澄最不满的正是此点,便是叫锦衣卫丢了个大丑,剁了便是,何必那般残暴。

华阳郡公平静的道:“我若不狠,余下的狱卒可会绷紧了皮?倘或张继臣再死了,剩下的狱卒只会死的更惨。别处的狱卒一月才几个钱?锦衣卫的狱卒又有多少?进了这道大门,便只有杀戮与血腥。他们该明白,你更该明白。你若不惯,尽管去求梁王,满朝堂的缺儿,总有你的一席之地。”

杨景澄道:“前朝没有锦衣卫,一样国祚绵延三百载。”他没说出口的是,锦衣卫暗中监管百官,正是“君视我为草芥”,那臣子必然“视君为寇仇”。帝王越彰显锦衣卫的凶残,底下人在畏惧之余,难道不是越发丧失了敬爱之心么?

华阳郡公反问:“那你愿意一百多年之后,自家子孙沦落为庶民么?”

“不愿意。”杨景澄犀利的道,“可千秋万代,又与锦衣卫何干?”

华阳郡公面色一沉,目光森冷的看着杨景澄:“大逆不道之言诉之于口!你可是想试试锦衣卫的千刀万剐?”

杨景澄毫无畏惧,他目光炯炯的盯着华阳郡公的眼睛,一字一句的问:“那哥哥觉得,如此血腥残暴不讲人伦的锦衣卫,合该千秋万代么?”

第133章 布局    华阳郡公被忽如其来的问题……

华阳郡公被忽如其来的问题问的有些愣神。本朝锦衣卫创立于太宗朝,至今已有百年光景。换言之打他生下来那会儿起,认知里便有凶神恶煞锦衣卫的形象。他当年入锦衣卫时,亦不曾考虑过它是否应该存在。是以杨景澄的质问,难免让他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人心是时间最难捉摸的东西,亦是最好捉摸的东西。不过是将心比心罢了。”杨景澄略顿了顿,缓缓道,“我是宗室,亦是臣子。我幼时不思进取、虚度光阴,无论如何都与不忠不臣扯不上边。可我此前依然惧怕你,众兄弟也惧怕你。”

“但同时,我们也会在背地里编排你。”杨景澄扯了扯嘴角,“道路以目,终究只是自欺欺人。”

锦衣卫监察百官,侵蚀的是皇家的威严。因为到头来,谁忠谁奸全靠锦衣卫的一张嘴,朝臣自然更惧怕锦衣卫。御座上的人不傻的话,必然会想法子节制锦衣卫的力量。当今圣上选的是直接打压锦衣卫指挥使,同时建立东厂。可是圣上之所以这么选,盖因他懦弱、他防备华阳。

那么,有朝一日强势的华阳郡公登上宝座之后,还会像当今圣上一般,只是色厉内荏,间接削弱锦衣卫的霸道么?锦衣卫指挥使出身的他一旦登基,至少北镇抚司的权力就会瞬间膨胀。

再想节制,又要扶持新的力量。譬如杨景澄打理东院,摁住莲房最好的方法,是抬举叶欣儿。换在朝堂上,谁将是“叶欣儿”?杨景澄不敢想。朝堂分了帝后两派,已然乌烟瘴气。再添几个监察衙门,只怕将永无宁日!

华阳郡公回过神来,轻笑:“你这话对我说,不嫌太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