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9页

柳洺和柳涌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皇帝面前走了明路,被太医诊过脉定过性,给皇帝报备过“隐私情况”,柳家人那颗忐忑的心终于安回去了,很快一家三口找到了合适的宅子,挑了一个合适的日子搬了过去。

蒋晋、张鲁恒也走了,离开那天几位好友长亭为他们送别,回来后心中多了许多伤感。

剩下的李仁和赵焱,赵焱家中条件不错,在柳家之后也在附近买到了一个不大的宅子,李仁家境清寒,给家中送了一封信,让妻儿进京,在此之前,他暂时还住在小院里。

送别那天,柳洺遇到张鲁恒的大哥张蔚恒,发现对方对自己的态度竟然莫名亲和了不少,有些摸不着头脑,分别之际,对方还说要给自己介绍大夫,柳洺一脸莫名其妙地拒绝了,心中决定离这个吝啬的人精远一点,不知道又在憋什么坏水呢。

一切安定之后,柳洺等人也纷纷去对应的衙门报道了。

一甲前三名,只有榜眼是北方的某个考生,因为前几被南方的天一书院包圆,北方许多人都觉得不平,报道第一天,柳洺和李仁就遭了这位榜眼的冷遇,打招呼不理,仿佛他们两人是空气。

李仁闷葫芦有些自卑,对这种态度最为敏感,柳洺拉着他宽慰:“进了官场一切从零开始,记住杨先生的话,多听多看少言,这等微不足道之人,不必放在心上。”

李仁吐出一口气,点头,心中有些惭愧:“我比你还虚长几岁,每每遇到事却都不如你镇定得体。”

柳洺轻叹:“李兄,谁是天生就如此呢?都是经历得多了就慢慢熟练了。”

李仁想起柳洺家中变故,三年来柳家全靠他一力支撑,心里越发歉疚惭愧,心里的自卑倒是散了。

如柳洺所说,入了官场,管你是状元还是榜眼,全都是新人,从零开始。

每三年一个状元,这些盛极一时名震天下的才子在翰林院泯然众人者不知凡几。而翰林院里,榜眼探花不要太多,谁也不比谁高贵,且按资排辈候着吧!

上值半个月,柳洺赵焱李仁休沐日在张蔚恒的酒楼里相聚,说起自己这半个月来的端茶倒水,相对叹气。

张蔚恒经过这个包厢,目不斜视往前走,他身边的小厮提醒:“好像是柳公子几人。”

张蔚恒径直走上楼,看了小厮一眼。

小厮闭紧了嘴伸手拍打好几下,怎么这么嘴贱呢!大少爷故意装作不知情就是为了避免进去叙旧,到时候不免单都不好意思,他偏偏提了这一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