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页

皇甫楹说:“我的确是宫里出来的。”

从村姑到大家小姐再到女皇的女官,杨锏受到的冲击有点大, 一时没听出她话语中的模糊,下意识就以为她是承认了,在他心里,陛下身边的女官已经是最高身份了,他不曾再往上想。

想到上次她对他们家的帮助,他退后一步,抱拳对皇甫楹行了一礼:“多谢姑娘上次的义举,杨锏铭记在心。”

皇甫楹笑了:“原来你叫杨锏啊?弟弟叫杨钺……你们家是凑齐了十八般武器吗?”

杨锏不好意思地笑:“家中就我和二弟两人,没有十八般武器。”

杨钺拍拍胸脯:“因为我们是杨家后人,我们是要上战场杀敌的!”

皇甫楹看过去:“杨家?”

几人一起慢慢往外走,杨锏拍拍弟弟的肩不让他吹牛:“先祖父曾有点建树,只是我们这些后人没能继承先祖遗志,早已庸庸碌碌,也不配再提起当年勇了。”

皇甫楹倒不觉得,她刚看到杨钺的时候,就觉得他和一般乡野小孩不同,没上过学,但明显有不错的教养,这在乡野违和又少见。

“姓杨的将军么……”她思索起来。

杨锏微微窘迫:“不是将军,祖父当年在辽定城做参将……”怕皇甫楹又有什么误会,他直接说了祖父的名字,“先祖父是杨鼎。”

皇甫楹先是一愣,接着恍然,最后满是惊讶:“杨鼎将军?戎人犯城,死守辽定城一个多月,弹尽粮绝之下,凭借最后的十七名将士守住了辽定城直到援军赶来的杨鼎将军吗?”

杨钺骄傲地说:“就是我爷爷!”

皇甫楹是真的意外了。意外见到了传说中杨鼎将军的后人,的确,杨鼎或者的时候的确不算是将军,但是十七人守住了一个城,这件事当年震惊了全国,这十七位将士最后都重伤不治牺牲了,杨鼎被追封为将军。

更让她意外的是,如今,杨鼎将军的后人竟然过得如此捉襟见肘:“当年朝廷发了抚恤金……”

杨锏说:“祖母用大部分的钱救济了那些士兵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