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有一天,温明澜终于病倒了,赵潜突然回过了神,将儿子所有的东西都锁了起来,未经他的允许谁都不能再动。
他想劝妻子孩子可以再有,但是太医给她诊脉看病后,却隐晦地说头胎生产伤了身子,后来也没有调理好,如今再孕艰难。
两个人年少做父母,温明澜身边也没有长辈,对于调理身子这些事情大大咧咧不太在意,谁知道会造成如今的悲剧?
赵潜没了嫡长子还有两个庶子,可温明澜却是再没有了孩子。赵潜是伤心的,毕竟妻子和嫡子都是不同的,可是温明澜却突然心淡了,身体一点点好起来后看得更加开了。
她依旧做着尽职尽责的三皇子妃,依旧为赵潜打理好内内外外的一切,甚至他的侍妾,他的儿子女儿。但是她身上,年轻时的朝气冲劲都没有了,对赵潜也如同从小一起长大的兄长、家人一般,亲近但不亲密。
赵潜曾做过努力,但是发现没用,又看妻子如今过得也算开心,便不再勉强了。
后院女人多了,自然会起幺蛾子,不触及温明澜、孩子的,赵潜不管,但谁把事儿扯到了温明澜身上,他只信任妻子。慢慢的,那些女人也不触及这条底线了。
所以,每次看到有新人进来,自以为得了点宠爱就对温明澜不太尊敬的时候,温明澜一点都不生气,仿佛是看着一个笑话一样,后宅无聊,每次有新人来就有点新的乐子。
赵潜对此从失落到无奈最后到纵容,颇有种你开心就好的心态。
当自己超脱其外,温明澜发现这样的日子是非常轻快的,唯一有些伤感的是,年幼的孩子太脆弱,赵潜庶子庶女降生不少,最后活下来的却只有四个儿子,虽然这些孩子跟她没什么关系,但是有过丧子之痛的她对赵潜还是有同理心的,知道他的难受。
后来,太子犯事,皇子夺嫡,温明澜作为赵潜的妻子,帮了他非常多,赵潜登基为帝,温明澜成为皇后,她也不管皇帝和他的小老婆了,三天两头地跑到皇城附近的别院去住着。后宫事务以锻炼姐妹为名,挑挑拣拣地让那些妃子们去做了。
赵潜中年登基,先帝晚年留下不少烂摊子,天天兢兢业业地在正殿里办公,想到那个逍遥自在的妻子就恨得咬牙。同时他的身体也不太好了,长期劳累,健康每况愈下。然后,温明澜听说他在找方士求药。
温明澜跑去骂了他一通,说他怕死。
赵潜第一次和她争吵,说他从没想过长生不老,反而她,从不把他放在心上根本不懂他在想什么。
温明澜气坏了,觉得这老头子老了老了还作了起来,气冲冲地回了自己的宫里。连第二天宫宴,她都不打算去了。
谁知道,这老头子还真是越老越幼稚了,明知道她为什么不去,偏偏还在御花园发火,说她不按时到宴会上。
周围的宫女都吓坏了,温明澜看她们苦苦相劝那样,也不忍心老头子真的威严扫地,憋着一肚子气还是去了,全场没给他一个正脸。第二天,她就搬回了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