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八零知青不回城(捉虫)

田蓝美滋滋地捧着失而复得的窝窝头,开始享受斗争的战果。

窝窝头好啊窝窝头香,窝窝头配白粥就是绝绝子,不吃菜都行。

田蓝一口咬下去,赶紧垂眼睛。

这窝窝头咋回事?明明挺甜的,应该加了山芋面和玉米面,怎么嚼在嘴里这么巴得慌。尤其是咽下去的那瞬间,妈呀,噎嗓子。

田蓝拿出了准解放军战士的耐力,愣是面不改色地干完了一个窝窝头,还努力做出食用愉快的模样。

祝老师悄无声息地走到她身旁,轻轻敲了下餐桌:“田蓝你过来一下,我有点话要跟你说。”

周围人的眼睛都落到了她身上,万众瞩目的穿越者若无其事起身,临走也没忘记带上自己剩下的那个窝窝头。

祝老师倒没有带她去什么秘密基地,而是领着她到食堂门口就开腔:“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人是铁饭是钢。你马上就要毕业了,老师希望你能记住今天的自己,学会关心真正的同志,坚持拒绝不合理的要求。”

田蓝心道这老师是不是话里有话?旋即一股酸涩的情绪从心中冲向脑袋,她眼睛发涩,鼻子发酸,竟然像哭了。

真奇怪,原主居然会为这句话情绪激动,仿佛积攒了多年的委屈终于有口子可以倾泻似的。

祝老师叹气,还摸了摸她的头:“你是个好孩子,老师希望你无论身处什么地方,都能有个光明的未来。”

食堂门口挂着的挡风帘子被掀开,田紫云又是那副泫然欲泣的娇花模样,近乎于哭哭啼啼地走到祝老师面前,声音都哽咽:“对不起,田蓝姐姐,我忘了你从农村来,我不知道你吃不饱。”

田蓝一阵腻味,她其实对小姑娘都挺宽容的,但绝对不包括这种货色。茶里茶气,剥削同性讨好男人。

她微笑出声:“咱们都是同学,你不知道我的饭量,怎么晓得男生吃不吃得饱?”

田紫云一噎,支支吾吾道:“我……”

田蓝抬头看走出食堂的男生,满脸好奇:“陈立恒,是你告诉田紫云你吃不饱饭,让她拿我们女生的饭给你吃的吗?”

被点了名的男生脸皮涨得通红,粗声嘎气地否认:“我没有。”

田紫云也着急忙慌地否认:“我是班干部,我主动关心同学才知道的。”

田蓝满脸疑惑:“咱们朝夕相处的女同学你不了解情况,却对男生的肚皮了如指掌?”她眼睛在田紫云和男生之间转动一圈,面上显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哦,我明白了,原来你关心的对象只有男生啊。”

田蓝洗过澡回宿舍,更是连上铺都不想爬。或者准确点讲,她连宿舍也不乐意待。

太热了,没有风扇更不可能有空调,整个宿舍像是蒸笼一样。刚洗完澡,她就感觉自己又是一身臭汗。

娘哎,她多么怀念吃着西瓜吹空调的美丽人生。

舍友也是心浮气躁,身为宿舍长的下铺姑娘给她们拿来毕业证书后,直接开着门嚷嚷:“要热死人了吧。”

田蓝抓着毕业证书一张张翻过去,借口看大家照片拍的如何迅速将人和名字对上号。下铺妹子叫赵丹萍,另两个是庞诗云和陆双双。陆双双就是那位想下乡的姑娘。

虽然大家毕业后就要各奔东西,但好歹她们也是自己来到这个时代认识的第一批人,又是很可爱的姑娘,她还是应该记住的。

赵丹萍走来走去,一边喝凉白开一边抱怨:“怎么今天比昨天还热?”

陆双双奇怪:“废话,肯定一天热过一天啊。”

赵丹萍从床上拖草席,打定主意:“我今天就睡地上了。田蓝,你也睡地上吧。”

庞诗云赶紧喊:“那也得先拖了地再说吧。”

四个姑娘一起动手,没多会儿功夫就将地面收拾干净。

嘿,躺在水泥地果然比床板上凉快,加上门开着串风,那种人被架在火上烤的感觉消减了不少。累了大半天的舍友们接二连三跌入了黑甜乡。

田蓝都昏昏欲睡时,旁边躺着的赵丹萍突然间轻轻推了她一下,然后凑上来跟她咬耳朵:“你别听他们的,千万别下乡。你既然都不怕得罪他们了,那就硬到底,别半途而废。”

田蓝睁眼看她,只见校园路灯微弱的灯光下,赵丹萍满脸焦灼:“你别看报纸上写得好看,我表姐是前年去的,去了就哭,绝望的要死,后来还是嫁人才回城。就她的条件,没下乡哪里会看得上我表姐夫。陆双双是以为下乡就不用学习,又不用被爸妈管着才想去的。她就是叶公好龙,真去了,得哭死她。”

田蓝默默地听着,没吭声。

她一点儿也不奇怪1965年的夏天,学校就动员他们下乡。因为虽然后来好多人将上山下乡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捆绑在一起说,但她清楚这其实是两件事。

上山下乡运动起源于五十年代,最初是知识青年自主行动,以支边为主要形式。后来才获得国家的认可和倡导,1964年,对,也就是这个时空的前一年,国家做出了统一规划,倡议青年下乡建设农村,以十五年为限,促进农村地区发展。

1978年知青大回城,其实也大体对上了这条规划路线。

赵丹萍看她没反应,急得够呛:“你别傻了,农村真要有那么好活,当初饿死的人为什么是你妈?你那后妈就不是个好的。”

田蓝眼皮子直跳,哎哟,这可是条重要信息。呵,饿死的亲妈,不是个好人的后妈,从农村来的原配女儿,足够脑补出几十万字的小说了。

可惜田蓝现在饿得心浮气躁。难怪以前大家吃过晚饭就早早睡觉,因为继续说话做事很容易肚饿,她又没夜宵吃。

她无心再八卦原主的家庭生活,只闭上眼睛冒了句:“我没打算下乡,睡觉吧。”

赵丹萍要的就是这句话,听到了也就心满意足地闭上了眼睛发出幸福的小呼噜。

田蓝却睡不着了,她饿得难受。稀粥窝窝头不扛肚子,这会儿早消化光了。她身上全是汗,也不知道是热的还是饿的。她烦躁地翻身,宿舍过道太狭窄了,她这一动弹居然直接滚到了床底下。然后她眼前一黑,直直坠入深渊。

那种失重感太强烈了,以至于田蓝忍不住尖叫。

可是当她再睁开眼时,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新世界,不,是她熟悉的世界。看看眼前菠萝包、提拉米苏还有一盒盒饭菜和点心,怎么看怎么都像是某某鲜生啊。光是它家菠萝包的盒子,她就能一眼认出来。

不对,这些东西为什么都摆在小车上?哦,她想起来了,这些都是还没过期但要被超市处理掉的临期食品。

作为农大的学生,田蓝深谙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她第一次看到这些吃的要被丢掉时还舍不得冒着热气的糕点,询问工作人员是否可以打折销售给她,又没过期,结果被拒绝了。

田蓝没能继续考虑自己为什么会跑超市来了,因为她的手先行一步,抓起菠萝包就狠狠地咬了口。

天啦!这叫一个香酥甜软,入口即化。跟噎死人的窝窝头完全不是一个物种。

接下来的场面,她感觉像自己的灵魂飘荡在半空,全程围观大胃王吃播现场。无论烤鸡肉肠牛骨头,无论芝士三明治寿司蛋糕,无论鲜果切还是饮料。所有被她瞧见的食物都进了她的嘴巴,然后迅速吞下,完全是牛嚼牡丹。

到后来,田蓝瞧着都害怕了,她恐惧这具吃得停不下来的身体会被活活撑死。她见过撑到胃破裂送去医院手术抢救的病人。

可理智控制不了这具身体,她变成了饕餮,完全不知餍足。等到面前一堆东西都□□光之后,她才打着饱嗝停下进食的动作。

非常奇怪,肚子饱饱的,但她并没有感觉撑得慌,甚至连裤子都没变紧。

大概是这具身体饥饿了太久,亟需补充能量吧。

田蓝站在原地缓过气来,琢磨着自己应该去结账了。不管人家卖不卖临期食品,她吃了超市的东西总不能赖账。

就是收银台在哪里啊,自助结账的收银机又在哪儿?坏了,她手机呢?没手机她怎么支付?

田蓝一着急,又出了身汗,然后她听到有人喊她的名字:“田蓝,田蓝。”

她下意识抬头,额头碰到了床板,她还睡在床底下。

晋江不能抽章节,请直接进入下一章。

是不是听着挺美的?即便晚上得在车厢里打地铺或者靠着车厢睡觉也并非不能忍受。

但是,请别忘了货车正常状态下装的是货,货物不用屙屎屙尿,所以车厢不用准备厕所,但是人有三急啊。

内急问题如何解决?军政干部有办法,一节车厢放一个马桶供人使用。

知青们彻底疯了。

这男女生可以自觉分开,但车子行驶过程中绝对不能开门,只能开两扇窗透气,那气味,甭提了。

广大知青一致认定铁路方肯定怕他们半大的小子吃穷了老子,所以故意使这种阴招,好让他们到了车站也没胃口开动。

此话不是无的放矢。毕竟去甘宁农场的知青都是63、64、65届的初高中毕业生,正是能吃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