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页

楚辞说出自己的建议:“除了在上游修建水库,也可以在中下游筑堤,洼地开沟,这样有蓄有排,既能防洪,又能防旱。”

最好是根据地势,从整个流域的上游、中游、下游、山区、平原、丘陵、洼地全面规划和治理,做到河库相通,塘堰相连,化水患为水利。

几位大人面面相觑。

想要化水患为水利,可不是什么易事。

楚昭的脸上隐隐露出激越之色:“县主可否说得再细致些。”

楚辞点头,说了五点。

一是,实行深沟、高畦耕作,可迅速排除畦面积水,降低地下水位,雨涝发生时,雨水及时排出。

二是,洪涝发生前,若作物接近成熟,应及时抢收,以免损失。

三是,洪涝时,要利用退水,清洗沉积在植株表面的泥沙,同时要扶正植株,让其正常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尽快恢复生长。

四是,洪涝灾害过后,必须迅速疏通沟渠,尽快排涝去渍,再及时中耕、松土、培土、施肥,加强田间管理。

五是,旱地怕涝,农作物要采取联片种植,做到排灌分家,避免水田和旱田用水相互矛盾。

除了治水,楚辞还提出不少兴农之策,其中有一项便是在稻田里养鱼。

楚昭听后,脸上激越之色难抑。

灵州府多江河,常有水患,因而,朝廷每年都拨了不少银子修筑堤坝,疏通河道,不成想底下的官员尸位素餐,贪了筑堤款,以至于水灾发生后,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

近来,他废寝忘食,翻阅了不少和兴建水利有关的书籍,以便尽快想出一个治水之策,可又谈何容易。

今日真是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