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也就六亩地,不用两天就全都忙完了,正摊在晒席上暴晒,另外三台打稻机也全都装上了铁齿。
楚辞决定送一台去县衙,这种为国为民的好事,宋家人都很赞同。
楚辞喊上宋礼:“大伯跟我一起去吧。”
宋礼道:“打稻机本来就是你想出来了,大伯去干啥?”
“打稻机一推出,必定轰动整个明州府,大伯不是要开铺子吗?要是大伙儿知道打稻机是大伯打出来的,咱们宋家的木匠铺子,就声名在外了。”
宋礼觉得十分窝心:“你这丫头想得也太周到了,大伯都不知道该怎么谢谢你才好。”
多亏了这丫头,家里越过越好,楚辞为他们家做的,一件件,宋礼都记在心里。
翌日一大早,两人赶着牛车,带着打稻机去了清河县。
到县衙时,已经过了晌午,谭远正在后院用饭,小厮进来禀报:“大人,有百姓求见。”
谭夫人给谭远盛汤的动作一顿,问道:“有什么冤屈,击鼓鸣冤便是,为何要私下求见?”
谭远也觉得奇怪:“可有说为了何事?”
小厮摇头,询问道:“可要小的把人打发了?”
“不可,”谭远让小厮把人请进来,“百姓畏惧官衙,他们既然寻上门来,定然是有要事。”
很快,小厮领着楚辞和宋礼进来,两人给谭远行礼。
谭远打量了一翻,问道:“你们找本官所为何事?”
宋礼拱手道:“回大人,草民是个木匠,阿楚是草民的侄女,她研制出了打稻机,能快速脱粒,我们伯侄此番便是为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