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道大题就只写了一句话,”谢玥道:“还挺酷。”
赵曜对此没有任何的反应,他很习惯别人对他成绩的态度,脸皮是没有的,因为他根本不在乎。
谢玥继续翻阅他的成绩表,“其实底子还可以,英语和数学完全不用教。”
赵曜的情况之前赵付舟跟谢玥交代过,赵曜小时候在国内读书,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因为父母做生意转学去了意大利,靠着在国内学的九九乘法表,在意大利读小学数学成绩一直都是班里第一。在意大利他念的当地贵族私立学校,双语教学,他学了西语和英语。
赵曜的父亲是个生意人,一直注重赵曜的数学,不管到哪儿都找了名师辅导数学。他爸爸觉得数学锻炼人的脑子,学数学不是为了成绩,是为了保持大脑运转。赵曜自己对数学也很感兴趣,回国之后只认真上数学课。赵曜数学成绩很不错,单科数学成绩能保持在全班前三。但他从不参加数学竞赛,好像真的是拿数学题锻炼脑子的,多一分力气都不想再出。
英语属于他的一项技能,他口语十分流利,听说读写没有短板,在应试教育里只要稍加打磨就可以应付。难的是他从未接受过文史类的教育,语文和文综一塌糊涂,常常让人怀疑他是不是个中国人。
即使这样他也义无反顾的选了文科,因为理科中物理化学他更是一窍不通,文科试卷他起码能够看懂题目。
“来,先做个摸底题。”谢玥从文件袋里拿出了一套试卷。
赵曜面对自己眼前的卷子不为所动,问了个问题:“谢老师,你是什么大学毕业的?”
赵曜的问题过于突兀了点,他问这个问题绝对不可能是想找个大学自我激励,谢玥拿笔的姿势顿了下,说:“告诉你你就写试卷?”
赵曜点了点头。
“京华大学。”我国第一学府。
“哦。”赵曜对此没有发出任何评价,很守信用的埋头开始写试卷。
交了试卷后,趁着谢玥正在批改作业,赵曜拿出手机开始搜索谢玥。他先是尝试着在搜谢玥的名字,找到了若干个同名同姓,还都是妹子,其中一个似乎还算是网上网红。那个网红的名气甚至要比他更大点,搜索引擎给的第二条信息才是谢玥的。
他又默默吐槽了一句,真女气的名字。
赵曜换了种策略,开始搜索京华大学,这个学校跟各种学生运动相关,赵曜查看的资料几乎编写成了一本近代学生爱国史,其中毕业的名人十分庞大,最开始根本找不到什么有用的线索。他去研究了京华大学官网上的历史文物一栏,在其中翻看,差不多翻了二十多分钟,在最后一页翻到了一张老照片,是一张1920年学生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