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一时爽,工作火葬场。
摄影师说:“素材还没拍呢,饭被我们吃光了。”
“我们刚刚不是拍了照片吗,发在日报上已经够了,为什么还拍视频?”
摄影师说:“海市日报a上有民生栏目,主编让我们录像作为素材。这个视频会发布在海市日报a上。”
舒婷后知后觉:“……那该怎么办?”
“要不我们再来一份?”摄影师话音刚落,就立刻反驳自己的话:“你看店里的人越来越多,看来今天是不行了。”
舒婷来的时候是下午两点,他们在白记饭馆做了采访,又吃了饭,现在已经接近四点半,快到饭点,白记饭馆的人流量达到小高潮,收银台前排起长队。
舒婷望而生畏,只好点了点头:“那我们回去再想办法吧。”
因为工作需要,摄影师将这个素材发给海市民生栏目的主编:“主编,这就是我们今天拍的东西。”
主编完完整整看完这个素材之后,有些茫然:“你们这是在做吃播吗,一直埋头苦吃。”
视频除了刚开始舒婷说了一句介绍,然后又说了一句为这个酸菜鱼而死都可以,然后就再没有其他的评论了。
摄影师有些尴尬:“不怪舒婷……这个白记饭馆实在是这个太好吃了。怪不得它能在食天下杂志拿到银奖,真的是实至名归。”
主编虽然地位高,但是年纪不大,喜欢上网冲浪,和年轻人没有代沟。那个干饭大学生的事太过特殊,现在报社没人不知道这个理工大学的大学生,主编也是其中之一。
当时这件事情发酵的时候,编辑们都以为这件事情会对日报有影响。
但是没想到读者和观众并没有抗拒,反而觉得海市日报有些接地气了,纷纷在可怜日报社,结果就是下一期报纸的订阅量都变多了。
海市日报作为传统纸媒,不能落后于时代,一直在寻找转型的方法,已经上线a,但是内容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在经历过干饭大学生的事情之后,主编也开始反思,海市日报的新闻需要注入一些新鲜血液,更迎合年轻人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