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孙子现在也都在读书,大部分也能够自理,如今和他们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无非就是一日三餐,就算是儿子日后再找了媳妇,也妨碍不到两个孙子的未来。
听到爹娘和嫂子弟妹商量自己再嫁的消息,张翠英只觉得脑袋都要炸开了。
她抗拒着,“我不嫁,我要回城里。”
张良生听着也是火冒三丈,“你说说你还咋回城?但凡吴家对你有点情分,你现在也不能光秃秃的回来。还想回城?做啥美梦呢?”
徐翠兰刚开始也可怜自己闺女,毕竟之前三两年没回来,再加上还找了个城里汉子,她面子上也有光。
现在不同了,女儿可是被休回来的,说得好听是离婚,就看她对城里眼巴巴的态度,完全就是被抛弃了,这样了还不要脸不要皮的想着回城,人家怎么可能答应。
“那你滚吧,不嫁人就赶紧滚,我们老张家以后不管你了,你爱去哪里就去哪里,以后别回来了。”徐翠兰这话说的很重。
或许她就是个泼辣的性子,但是对这个闺女那是真的不错。
知青回城,女儿一下子做了城里人,一走就是三四年不回家,这几年,张家还真没有沾着城里亲家的光,哪怕每年都有东西从城里邮寄过来,也都是些不值钱的,反倒是张家收了粮食,年年都要送两袋过去,总的说来,谁也不欠谁。
现在人家不要她了,她居然还闹着想回城,怎么回去?跪下来求吴家?
张翠英也就是嘴上念叨着,爹娘要真的把她赶出去,她骨子里也露了怯。
退一万步,就算是她真的鼓起勇气回城了,面对着那个不骂人,却总是用疏离的态度远着她的婆婆,张翠英的心里就发苦。
没错,她的婆婆比起徐翠兰要有派头,而且从来不会骂人,却总能用三言两语就把你说的畏首畏尾,恨不得原地消失。
比如张翠英做饭真算不得什么,张家人还能凑合着吃了,但是她的婆婆却不同。
最开始她去到省城里,也想着让公婆喜欢她,因此在家务以及做饭上面总是自告奋勇,但是婆婆偶尔会温声软语的嘀咕两句,谁谁谁做的什么东西特别的好吃,不比饭店里面差等等,对张翠英的手艺从来不夸赞,更不会说难吃。
每次听到婆婆夸赞别人,张翠英的心里就别提多堵得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