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上下打量了舒甜,满意地笑了笑:“看起来还算好……”顿了顿,她又将目光投向夜屿,眉间紧了紧,道:“叶公子怎么好像瘦了些?”
舒甜忙道:“他前段日子太忙了,所以累得瘦了些。”
刘氏笑着点头,道:“那正好,今日好好补一补。”她看向舒甜,继续道:“你爹做了板栗炖鸡,冬日吃最好了!”
舒甜听了,眼神一亮:“板栗炖鸡?”
董松也笑着点头,道:“是啊,爹爹如今腿脚好了些,便也能试着下厨了。”
刘氏补充道:“不过他不能久站,所以我只让他做了一个菜,其余的菜都是我做的,你们便凑合吃吧!”
刘氏满脸笑意,对夜屿道:“叶公子还不知道罢,说来惭愧,在这个家里,我才是厨艺最差的……”
夜屿淡淡一笑。
虽然是闲话家常,但气氛也是其乐融融。
刘氏钻回了厨房,继续去准备她的菜肴。
而董松则带着舒甜和夜屿,入了厅堂。
这院子不大,总共三四间瓦房,但收拾得十分整齐。
里面的陈设,还是舒甜熟悉的样子,看起来格外亲切。
三人坐定,舒甜为他们两人沏了一壶茶。
董松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道:“王爷的信上说,你们想重开茶棚论政,再做一次当年的茶点?”
舒甜点了点头,道:“若能做出一样的味道,让他们重温当年的感觉,兴许游说起来,会更加容易。”
董松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道:“当年茶棚论政,确实十分热闹。”顿了顿,他又道:“王爷最初是和几位肱骨大臣一起议事,慢慢的便有新的官员加入了,而王爷不拘小节,索性每隔十日,便在王府开展一次集会,针对时下大家关心的问题,集思广益,想解决办法……”
“如今想来,当时也算一个创举了,通过多次论政的接触,也是朝臣们空前团结的时候。”
舒甜明白了董松的意思,她低声道:“若能再显当时的盛景,应该对所有人,都能有所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