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干不过也是原因之一,这一点大家不会承认的。
原因二,如今他一回来便去了内地发展,后来又认回高官亲爹,可见人家根本无意参与资产之争。
反而知道他的身世后,有远见的长辈、同辈有意无意的和他亲近。必须的,内地那么大一个市场,想做生意得有人脉帮忙把持或者开路,能事半功倍。
即便崔老马上就要退休,人脉资源一时半会散不了。
撇开生意不谈,太奶是老三的亲妈娘家的亲人,不算外人。而且梅老太的娘家和大儿子皆非普通人家,两岸亲人正好互相帮助,强强联手,无懈可击。
基于种种原因,农家人依旧视农伯年为一家人。
当然,不管其他人怎么想,养父母农学升和叶乔一直视他为亲儿子,这一点是不会变的。
兄弟们对农三唯一感到不满的是,他偏心,他不公道……明明自己的能力更出色,分到手的权利和资源却少得可怜。
像农七哥那种嫌事多的纨绔子弟,农家很少的。
总之,其他平辈、晚辈们、和外戚们诸多怨言,背地里发牢骚,一有机会就想找他聊聊人生。
“……今晚?哎,不行,我们今天刚到,要早点休息。嗯,明天吧……”
瞧瞧,自从那些亲人知道他要回香江,他的电话就没停过。要么问他啥时候到,到了一定要出来喝酒,或回公司有要事相商。
“年哥,”罗青羽正在拆红包,瞧瞧今天收获几何。见他接了几个电话,都把约会给推了,不由贤惠道,“想去就去,不用管我,我拆完红包就睡,陪不了你。”
如果她身在古代,必定是一代贤妻,说不定还能名留千古。
“二姐和四弟他们回来了,正和大哥在一起,想见一见咱们。”农伯年坐下来,帮着一起拆,“今天累了一天,明天再去。”
“明天太奶约我去散步。”
能起早最好,起不来,那就随便几点都行。老宅附近干净清爽的林荫大道,随时可以走走。实在不行,索性在家里喝个茶,聊聊天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