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页

七月十五,中元节,在民间也称鬼节。

而这日,也是科考起始的日子。

殿试的台子是经过精挑细选选出来的,所搭台子足有数千平方,不仅能容纳众多学子在此考试,周围还设了供百姓观摩的观望台。

正常的殿试,一般都是在皇宫大殿考的,能进入殿试的人也不多,层层筛选下来,有时候连十人都不足。

如今情况特殊,众多学子一同殿试,殿试场地便不得不花些心思。

除了考试的场地,试题也做了取舍,因为学子众多的缘故,就是有像足球场那么大的考场,也定不可能将所有考生都容纳下来。

所以在时间上就要做一个压缩,上午考一批,下午考一批,一天考两批,时间之紧,断不可能以以往的试题量来要求考生。

所以各大家在这次的出题上,不得不斟酌再斟酌,以此来衡量考试的时间。

而这些鸿儒大家出的试题,又每批都不一样,这样是为了防止考生泄题。

然而就是如此,前来参加科考的学子,也被分成了数十批,一天之内肯定是考不完的,怎么也需要个十天左右。

除此之外,批卷也要时间。

墨宸渊将登基之日定在八月,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所以这登基之日,又是八月初一。

在这期间,他们不仅要在众多学子中物色有能力之人,还要将朝中各个职位都安排好,就拿这次策划科考一事翰林院士来说,是在郭城大家之中挑选的文儒世家。

郭城文人不多,而这为数不多的文儒世家与经商世家不同,深入简出,极难接近,若不是李福先前三顾茅庐,还真说不动他们去担这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