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页

只因李福所请的鸿儒大家,在三国之中都是能叫得上名号的,这些鸿儒大家少则授教一方,多则桃李满天下。

就算大家不看好郭城的前景,冲着这些老师的面子,也想要来捧一捧场。

所以,赶来郭城的学子除了在大越落榜剩下的,还有一些不为名,不为利,浪迹于天涯的文人才子也来赶了一趟热闹。

除此之外,还有一小部分,是冲着墨宸渊与叶芷芸的事迹慕名前来的,学子之所以是学子,便是心有天地,能谈笑鸿鹄,他们眼界宽广,既能接纳博古通今的学问,也能接纳三国之内毫无逻辑的奇谈。

对于墨宸渊与叶芷芸,他们更多的是想要见识见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都是他们的心头所好。

前有从南方过来的百姓参军分田,后有冲着大试一展宏图的学子,短短两月,郭城出现了空前的热闹,就算不是节日,如今走出去也是摩肩接踵,人山人海。

科考殿试定在七月十五,早在六月征兵之时,供考生考试的台子便已经在搭建中,如今已经快要完工了,正好能赶上七月十五大考。

在这人满为患的情况下,郭城各家客栈已经高朋满座,有些来晚了的学子都找不到住处。

李末将这一情况禀报给叶芷芸的时候,叶芷芸灵光一闪,命人到城墙之下搭了临时居住的棚子,一间间木棚子沿着城墙一路延伸,供前来参加科考的考生居住,一时间好生壮观。

此举一出,叶芷芸转眼就落了个惜才的名声,让众多心里还有些犹豫不决的学子顿时稳了念头。

就冲着战王妃这般爱民如子的举动,此次殿试他们也该认真待之。

这段日子叶芷芸忙着考察农地,整日整夜的不在府中,而墨宸渊也不遑多让,这一忙起来,两夫妻也就只有深夜才能说会悄悄话。

尽管疲惫,却又干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