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商铺酒楼一幢幢拔地而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产生的变化,并被叶芷芸命名麒麟街。
九月九重阳之前,私塾就已经开学,几乎囊括了麒麟街所有的孩子。
朗朗的读书声一传响,麒麟街的居民顿时热泪盈眶,止不住内心的激动。
按叶芷芸的要求,私塾前有一座石匾,匾中所记的是所有捐款人的名字与家世,然而除此之外,这块石匾面前,却建了一座叶芷芸的雕像。
这座雕像是难民们自发而建的,而且用的还不是叶芷芸的钱,是他们一个铜板一个铜板凑起来建的。
不仅如此,他们还瞒着叶芷芸,直到建成了,开学那日叶芷芸到私塾进行开幕,才知道有这么一出。
眼见难民情绪高涨,叶芷芸也不好扫了兴,而且这雕像都已经建好了,总不能让人把它给拆了吧?
索性就安心接受了。
十一月初,麒麟街内所有酒楼,商铺,客栈,全都建设完毕。
除此之外,麒麟街还有个菜市场,叶芷芸在这市场周围建了许多民房,免费让那些大院里的难民安置。
并不是叶芷芸好心,菜市场想要运转起来,周围就必需要有居民,居民在菜市场卖菜,就需要租摊位,租金不贵,在百姓的能力承受范围之内。
而且还有个好处,所有人都知道这里是叶芷芸建的,也就是说战王府肯定会罩着,所以不怕有流氓地痞来这里闹事。
对难民来说,叶芷芸已经免费给他们建了房子,有床睡觉,有瓦遮雨,这天大的好事,怎么还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