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画冷色调时,又艰涩如点马赛克,让人感受到迟滞和困顿,就像失恋后醉酒,再难受也要发泄的那种矛盾痛苦。
对,矛盾。
方少珺的画常常让她觉得有些分离,就好像高傲里有自卑,欢快里苦涩。
拥有很多,偏偏又求不得。
长长吐出一口气,华婕转头望向放在椅子上的自己的画板。
那她有什么呢?
她的画里,哪些笔触是属于她自己的,而非通过两世中遇到的各种老师的讲解中学到,以及从各种大师画作的临摹中扒下来的?
又有哪些表达,是源于她自己的情感,而非从蒙克的《呐喊》中学会表达恐惧、痛苦和不安,从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的画中学会表达温馨与幸福?
闭上眼,她揉了揉眉心,又默默回到座位上,抱着画板,盯着自己要画的景物,长久的沉默。
这天下午,华婕只画了一幅非常松散简单的清淡水彩。
当她的画被摆上小台时,方少珺发现,华婕一向令她羡慕,甚至有些嫉妒的绚烂色彩没有了,炫技式的笔触和各种不同的、令人吃惊的处理方式也没有了。
她微微皱起眉,这样一幅完成度极低的画,就是跟老师聊了一个小时后,又耗时一下午画出来的吗?
想要开口嘲讽两句,但考虑措辞时,方少珺又忽然挑了下眉。
不自觉后退两步,她微微眯眼,认真打量起华婕的画。
然后,她发现,这幅画虽然寡淡,却有一种极少笔触,却勾勒出一整片雪原的奇怪开阔感。
明明没什么细节,纵观整幅画,却又在关键点上,都做了核心勾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