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页

她喃喃自语:“农民真苦啊。”

农民有多畏惧乡干部,她这个老农妇最清楚不过。如果不是被逼到一定程度,谁敢豁出去呢。

难道上辈子后面很快取消三粮四钱跟这事有关?

都全国的乡镇书记和乡镇长都要参加电话电视会议了,那震撼相当啊。

郑国强招呼妻子:“睡吧,我本来不打算告诉你的。我是怕你后面下乡会碰上类似的事情危险。”

他本来以为乡政府起码是安全的,现在却越想越后怕。要是出事的是他老婆去的地方,大人小孩很可能都会遭殃。

那个时刻,人家都杀红眼了,哪里还管得了许多。

陈凤霞却咬咬牙:“那我们就更要把农产品卖出去了。人手上有钱才会感觉生活美好,舍不得豁出去。”

况且既然国家都开这样大规模的会,就意味着后面很快会出相应的政策来降低农民负担,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危机就是转机,她唏嘘没用,赶紧抓住机会避免更多悲剧才是真的。

第343章 知道不知道

这事,郑国强没在孩子们面前提。

从公事的角度讲,纪律不允许此事在外面大肆传播。从他私人感情出发,他也不想孩子直面这些血腥的残酷。

然而老父亲的良苦用心没派上用场,郑明明还是知晓了这桩血案。

江外的学生,家中非富即贵的不少,他们获知信息的渠道自然也相应增多。学校里能有什么秘密,几个人说好了不告诉其他人,不出半天时间,就能传到全校都知道。

郑明明也听了一耳朵,不过谈论者的焦点是农民又蠢又坏又野蛮,居然搞活埋搞活活打死人那一套。天啦,果然是既无知又可怕,完全还没开化的野蛮人。

这个时代推崇全面实现城镇化。于是农村成了城镇的对立面,是落后的代名词是低人一等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