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援疆干部不可能动不动就回上元县,自然也不会一批批的带当地特产。而且东西运过来了,到时候卖不掉,不还是上元县政府兜底,反而麻烦。
所以,石书记就把主意打到了网络销售上。
他想的很明白,网上售卖是人家先汇款,当地再发东西,买方市场有保证。
“怎么样,这个事情可不可以办起来?”
石书记毕竟是有孙子的人了,对新时代科技的把握有点儿发憷。好在他不是那种不懂装懂还非要下属沿着他错误的思路走的领导,他相当不耻下问,“要是现在条件办不到,那应该怎样做才好?”
“能。”郑国强赶紧强调,“可以的。实不相瞒,书记,刚才我跟我爱人还有我老丈人丈母娘小舅子一家都在讨论这个问题,看能不能将各地特产都摆上网来卖。这样大家足不出户,就能依靠网络将自己想要的特产带到面前。技术上,没问题。现在最大的难题是卖家缺乏统一的组织者,没有地方政府背书,他们的产品质量很难得到保证。而且大家也不敢贸然把钱汇给卖方,怕碰上骗子,到时候人家不发货或者货不对版。”
石书记笑了:“那你们担心的问题克斯县应该能解决。他们县政府也想着要打开销路,好带动当地经济建设。我们虽然定点援助大棚,帮忙搞种植养殖,但是东西销售不出去,也是麻烦事。”
郑国强趁机说了供销社的事:“我对克斯县的情况不太了解,不知道他们那边还有没有供销社。要是有的话,可以将它们变成一个个销售点。这样一来,他们可以更灵活地调动货物,也可以更直接地让当地居民得到实惠。”
商品流通环节越少成本越小,那最后对外售价能拿到生产者手上的部分自然也就越多。
陈凤霞示意丈夫给她话筒,跟人问完好之后,她又说了特产的选择:“要能够贮存一段时间的,其实除了吃的喝的以外,一些富有当地特色的工艺品也可以试着摆出来卖,应该会有人感兴趣。”
石书记笑了:“你一说我倒想起来了,他们的花毡很不错。改天让郭强同志拿一块回去给你看看,保准是好东西,也暖和的很。”
陈凤霞深觉遗憾,这季节不对啊,马上就是夏天,保暖用不上。
不过既然克斯县政府有意,上元县又有对口援助干部人就在那边,那沟通起来就方便多了。陈凤霞立刻表态,网站这边一定会全力以赴,积极配合,争取将克斯县每一个村庄的特产都能摆到网上销售。
挂了电话,陈凤霞才感觉到自己的脸在发烫。
太好了,有他们帮忙,这件事成功的概率会提升十倍都不止!等到将克斯县做成典范,整个边疆乃至全国的特产都可以这样搞。到时候,网上商城就真成大超市了。
陈文斌看她笑得合不拢嘴的样子,又暗自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