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强差点跳起来,直接喊了一嗓子:“我有什么不高兴的,我把烟戒了都行。”
办学校!太好了!当然好!
要说社会上有哪个群体是最牵动他的心,一个是农民工,他自己就是农民工出身,根深蒂固的情结。另一个是下岗职工,跟他现在做的工作有关。
农民工家的小孩上学有多难,他比谁都清楚。
旁处不说,光眼下在上元县,他就见过好多该上学的娃娃不上学,到处乱跑。
怪人家爹妈,怪不起。
户口不在这边,小孩要上学,得花好大一笔赞助费。
送回老家去?留守儿童的日子好过呀,小英就是个血淋淋的例子。
况且即便爷爷奶奶好,孩子长期不跟父母在一块儿,也是问题。
现在有人肯出来办学校,郑国强肯定支持。
他人就在县委,办事当然方便的多。他连电话都不用打,直接去敲负责文教方面副县长的办公室,当面汇报情况。
副县长也干脆利落,直接点头敲板,可以,让人把材料带上过去找他。
陈凤霞挂了电话,感觉自己的嘴巴都要挂到耳朵上了。
这私人无论办什么,都得跟官字头打好关系。不然政策吃不透,一不小心踩红线了,吃亏的还是自己。
胡月仙看她合不拢嘴的样子,忍不住调侃了一句:“哎哟,你们两口子还真是心连心,劲往一块儿使,都拧成麻绳了。”
陈凤霞语气自豪:“你还真别说,我们家郑国强旁的不好说,对娃娃读书这一块可是上心的很。”
胡月仙笑得直摇头:“看看你们哦,到底是干部跟干部家属,思想境界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