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的大军已经跟在镇南王的后面走了快半个月了。
镇南王也是个谨慎的,当时一开口就要求陈秋把一部分的军队交给他,本以为陈秋会拒绝的,但是谁料到陈秋很爽快,直接给了一万人马给他。
镇南王这才彻底打消了戒心,一口一个贤弟地叫了起来。
其实呢,那一万里面大部分都是黑甲卫,是秦家几代人养出来的精锐,镇南王想要用几个月的时间让他们背叛旧主,那就是痴人说梦。
这一万人到了镇南王的手下,各个都是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的精英,一边叫镇南王恼火,一边也开始觉得,燕晋那所谓战神的名号,完全就浪得虚名嘛!
而燕晋本人呢,每天就是跟在镇南王的后面,镇南王要他打哪里就打哪里,不给他指派任务,这位贤弟就带着太原郡主,打猎、烧烤、四处兜风,简直是毫无事业心。
用姜小圆的话来说,那就是摸鱼划水。
按理说,新员工一上班就摸鱼,镇南王这个老板应该生气才是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镇南王不仅不生气,还越发和颜悦色起来。
本来镇南王最担心的就是——燕晋投降之后要和他抢控制权怎么办?都说一山不容二虎,要是燕晋真的要找他要个二把手的位置,他其实内心是不肯给的。
但是偏偏这位仁兄没有啥事业心,兵马也给他了,除了带着大军跟在主力军后面的摸鱼之外,时常让镇南王觉得他太闲了之外,仿佛丝毫没有和他争权的想法。
这种让人放心的合作伙伴,镇南王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镇南王简直是大喜!就像是捡到了一个不要工资,还自带资源,倒贴你一百万只求带薪摸鱼的员工,只让人觉得天下还有这样的好事?
第95章 生身之父
在葛先生的建议下, 镇南王并没有急于夺城,而是带着大军抄了近路,以最快的速度往汴京赶。其实这个建议是非常明智的, 要是镇南王一路攻占城池,打到汴京就没剩下多少兵力了。
这一路往汴京去,路过了许多的州府, 成形的抵抗很少。实在是连年的战乱、饥荒, 把这些州府都消耗得都差不多了。
大部分的州府消息滞后,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消息灵通的, 早就得知战神燕晋都投降了,士气大受打击, 松松散散地拦了几下子,就溃不成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