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南王也不是好相与的,和承平日久的中原不同,镇南王的兵马时常要和周围边境的小政权打仗,不说是有燕晋的军队那么猛,也是吊打其他州府那些常年不打仗的军队的。
这两个人凑在一起,吓都要吓死人了!
在一片沉默中,兵部的一位侍郎,小心翼翼地提出了一个猜想:燕晋这样厉害的人,竟然见到了镇南王的大军就投降了,是不是他们的探子所报的镇南王三万大军,是错的呢?
燕晋手里面两万精锐,打三万镇南王大军,应该也是够了的。他之所以在镇南王的阵前观望了一下就投降了,是不是就是因为镇南王的大军远远超过了三万?
如果人数是六万、十万呢……是不是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燕晋不战而降了?因为根本打不过啊!
这个猜想十分合理,但是又太叫人毛骨悚然了!
这位兵部右侍郎提出了这个猜想之后,又老老实实地回到了大臣中间——侍郎姓谢,家里有个族叔叫谢俊,只是时间过得太快,已经没有几个人记得了。
在场的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这个惊悚的猜想吸引了,包括皇帝,都被弄得一个激灵。
如果真的是六万以上,乃至十万,加上燕晋的精锐之师,那就是十几万了。而大庆的主力军正在北边镇守,一旦调回来金人随时有打过来的可能,但是如果仅仅依靠汴京的守卫……
偏偏此前所有人的希望都押在了燕晋身上,愣是没有其他的准备。
只是现如今还能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扛呗!
皇帝一边下旨给北边的萧老将军,让他调兵回援汴京;一边派人前去沿路在关卡处阻击叛军。
朝廷正手忙脚乱地调兵想要组织抵抗。谁知道第二天一道消息传回汴京,再次把本就低落的士气,打得再次溃散。
本来就强撑着的皇帝,听到消息差点昏过去——太子陈端,这一次又又又落在了镇南王手里!
容妃接到消息的时候,更是如遭雷劈!但是她比皇帝还要慌,陈端是她唯一的希望,这个儿子倾注了她所有的心血,就是碰伤一块油皮她都要紧张,落在镇南王手中,实在是太危险了。
更不用说燕晋还知道她当年诬陷重光太子的事!就算是她已经让崔家闭嘴了,可是现在燕晋都跟着镇南王叛乱去了,要是哪一天把消息投给皇帝,容妃要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