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令人惊叹的还有许多,饶是崔建是太子的人,也不能昧着良心说一句不好。
原来,燕晋的折子都是真的,竟没有半分作假!
路过了江南的饿殍满地,路过了寒潮带来的死伤无数……洪州这一番景象,实在是给人了巨大的冲击。
崔建听着一声比一声响亮的号子,看向了城门上写着“洪州府”三个大字的牌匾。
如果说洪州府和其他地方有什么最大的不同的话,那就是百姓脸上没有绝望的死气,只有希望。
崔建是一直在地方上当官的,他最是清楚整个大庆的实情,可以说不仅是江南,就难整个汴京,都透着一股子气数将尽的暮气沉沉。
然而,洪州的气象是谁带来的呢?
是燕晋,不是他誓死效忠的太子。
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若是此人能够收到太子的麾下……他有心转圜燕晋与太子之间的关系,也越发开始深思了起来。
和谢俊道别之后,崔建才敢刚刚到了官衙,就接到了派出去的人传回来的消息:燕家女眷流放的方向正好和太子赶回汴京重叠了!
因为中午流放的人才将将出发,所以消息传得极快。
崔建一愣,随即便是大喜,连忙将燕家女眷被流放的方向叫人八百里加急送去给太子。
他只当是燕晋这是有心对太子示好,并没有起疑心。
这也顺理成章,毕竟燕晋马上就要成为节度使了,也不可能把太子这个储君不放在眼里——要知道皇帝现在的儿子里,一个疯一个关皇陵,太子只要不谋反,不就是板上钉钉的未来皇帝了。
恐怕此前也不过是因为太过于仇恨燕家叔伯,才和太子对着干不肯松口的。
崔建的猜测其实是很符合常理的,他和幕僚们都一致觉得太子和燕晋的关系还有转圜的余地,便有心在今日的接风宴上卖个好。
接风宴上,洪州府的大小官员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