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者由精而气而神,一者由神而气而精。”
“如若道意是作者的吹嘘,那乾元造化录的本质就是精气神的循环。”
“而且!而且内循环中过程中会不断炼去杂质,是的三元归一,那最终凝缩的产物或许就是元精!”
那是不是元精,宁洛不知道。
毕竟他没有参考乾元造化录的图解,而是纯粹在独力思索。
但这个构想无疑可行,最后必然能获得一种汇集精气神三者的能量。
气海有形无质。
血海有质无形。
识海生于二者,却又无形无质。
那倘若元精能够使得某一脏腑同时纠集三者的特质,岂不是就能做到芥子纳须弥,成就所谓洞天?
有理论支撑,有修行基础,有确凿推论
那就只差实践!
轰!
一声炸响,巨浪掀天!
神识在识海半空交织成三维的人体绘卷。
宁洛的神识幻身缓缓睁眼,以指尖为笔,勾勒乾坤。
如何确定循环图纸的方向,剩下唯一的问题在于,要选择哪种循环方式?
是精气神,还是神气精?
那宁洛的选择只可能是一个。
我全都要!
“既然称作元精,那必然以精为始,以精为终。”
“那我为什么不以心腑为核心,构建两条不同的回路?”
“一条心腑为始,流经肾腑炼精化气,再入识海炼气化神,最后归于心脏炼神化精。”
“另一条同样以心腑为始,先入识海炼精化神,再渡气海炼神化气,最后在心脏炼气化精。”
“二者于心脉交汇,不断往复,融汇一体,或成元精。”
直到半月后,宁洛一边汲取赤晶能量,一边在识海内完成了内循环的建构。
识海的推演基于宁洛认知,所以越是未知的体系,出差错的概率也就越大。
以心腑为基,正反回路交替循环,这已是识海能做到的极限。
但究竟是否能成就元精,还得亲身验证。
宁洛凝视着那片瑰丽星图,加深印象,意识回归正体。
有荒厄无极在,只要兜着点,理应不会因为修行横死。
“呼”
“干!”
宁洛心中一狠,精气神飞速流转,双循环汇集心腑!
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唔!噗!”
“咳,咳咳,咳”
鲜血喷洒,溅落于地,转瞬氤氲成灼烫的血雾,弥漫整片矿坑。
宁洛攥着胸口,只觉得气管从喉管到心肺都如火烧一般,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用刮刀划拉着残败不堪的脏腑。
变起仓猝之间,甚至他都没来得及切断循环,两条回路便逆冲相撞,将他五脏六腑搅得天翻地覆!
“呼,呼,呼,呼”
宁洛立刻起身,仰头向天,保证气管通达。
他溺水般急促喘息,然而每一次呼吸都会加重气管的灼烫,只能吸入极其微量的空气。
腹腔燥热,胸闷气短,意识昏沉,耳鸣幻听。
宁洛可以料定,如若没有荒厄无极,他现在多半已然濒临死境。
良久,宁洛气息逐渐平复,心中一阵后怕。
“这就是走火入魔”
“那土著创造功法不都是拿命在试吗?”
宁洛眼眶猩红,心有余悸。
土著开辟道途的确并不轻松,但其实也不至于像他这样凶险。
毕竟人家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历经百十年,甚至千载百代,才能逐渐钻研出一条可行的道途。
但宁洛就不一样了。
给他一个元精的灵感,他能发散出正逆循环,阴阳交汇来。
这何止一步登天,简直是一步登月!
之所以会走火入魔,原因也很简单。
两条循环都是以心肾脑为中转,纵使脉路不同,但在途径脏腑时依旧会出现逆冲的状况。
气血逆冲,灵气逆冲,神识逆冲。
电光火石之间,宁洛体内俨然成了事故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