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页

皇太极去年九月辞世,伴随着他的死亡,皇位如何传袭在清廷内部掀起了一场惊风骇浪。

两黄旗主张立长子豪格,两蓝旗主张立睿亲王多尔衮,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最终在后宫和宗室力量的润滑之下做出折中,选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支持豪格的郑亲王努尔哈朗为第一摄政,睿亲王多尔衮为第二摄政,清廷政局得到暂时的稳定,然而这稳定本身就是摇摇晃晃的火药桶,随时都有可能被引爆。

就在当下这个时候,这支由多尔衮统率的清军打出了南下以来输得最惨的一场败仗,盛京的天随之阴云密布起来。

战局上的失败就意味着政局上话语权的丢失,登基不过一年的福临屁股底下的皇位,就在这一刻开始摇晃起来。

豪格一直没有放弃称帝的野望,而皇太极其余诸子也是各怀鬼胎,从前的西宫大福晋娜木钟尤为不平。

左右都是选年幼的皇子继位,没选豪格,就是不按长幼来,既然不按长幼,凭什么不选博果尔,却选福临?

先帝在时,我是西宫大福晋,与关雎宫海兰珠一样都是平妻,布木布泰不过是庄妃而已,五大福晋之末,她的儿子又凭什么压过博果尔登基?

科尔沁部诚然不是善类,我们阿巴亥部难道就是泥捏的?!

盛京皇宫之内一时间风起云涌。

……

北边局势风云变幻之际,朱棣正带着十万大军四处练兵。

平定湖广之后,他便顺势北上河南,遵从之前的操作,可用之人招降,不从的直接灭掉,抢占粮库金库,分发田亩土地,灭掉本地乡绅、豪强势力后,再来一拨儿青天大老爷系列收揽民心,完事之后一边听百姓们山呼万岁,一边打着饱隔儿换个地方重复操作。

消息传回南京,三位尚书听得老泪纵横,深感苍天有眼,先祖保佑,同时愈发兢兢业业的投入到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