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页

李世民简直要烦死了:“他要是真心想给汪家伸冤,又能做到的话,那这姑娘的爹出来之后保管还是尚书,要真是如此,他让人家尚书的女儿给他做了外室,这是脑子里进了浆糊?本来人家对他感恩戴德的,闹这么一出,不成生死大仇才怪!要是没能力帮忙伸冤,还骗人家姑娘给他当了外室,那这个人真是烂到根子里去了,什么玩意儿啊!”

刘彻地铁老爷爷看手机:“这个男主……这是男主吧?别说以后嫁给什么男人,起码他得是个人吧?你要真是喜欢人家姑娘,就找个府邸让人住过去,当成通家之好的女儿好好对待,等帮汪家人伸冤完了再去提亲,汪家人要是不嫁,整个应天府都得戳他们家脊梁骨,本来好好的姻缘,搞这么一出阴间外室的事儿干什么!”

朱棣的反应来的更加简洁明了,初到新的环境,又几度压抑,他暴躁不已:“神经病啊!大明都要亡了,眼珠子还紧盯在女色上,等老子腾出手来,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皇帝们:“……”

实锤了。

老朱的扒皮行为已经出现人传人现象。

第270章 朱家父子穿明末4

朱棣等一行人停驻歇息半日,便再度整装出发,走出去十余里路,却遇见自应天府北上意欲探听王事如何的队伍。

为首之人得知崇祯皇帝已经于北京自焚而死,皇太子及定王相携南下时着实吃了一惊,又忙不迭近前叩头,打发人往应天府去送信,自己则侍从左右,向皇太子回禀城内消息。

一直到永乐十八年,北京的皇宫才算建成,在这之前,朱棣在南京应天府称帝一十八载,对于此地的风土人情了解甚深,此时便只询问来人六部尚书如何、反军作乱之后城中众人又如何应对。

那将领便一一答了,说到最后,又有些迟疑道:“就在日前,吏部尚书汪建被指通敌,诸位大人统筹商议之后,暂且下狱,上报京师的折子也递上去了,只是……”

他没敢再继续说下去,但朱棣已经明了他话中的未尽之意。

哪成想北京失陷在即,皇帝都吊死了,哪里还顾得上南京城里边儿的事。

料想这个汪建,大抵便是白绢上汪吟青那个被冤枉的父亲了。

朱棣在地府时,也曾经亲眼见证过南明政权的覆灭,究其缘由,固然有政治腐朽、吏治不清的原因,但更多还是因为南明内部党争不休——天可怜见,都火烧眉毛了,还踏马的搞党争!

反军这时候还在北方打转,中间隔着那么远的山河,闲出屁来了跑到南京去收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