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嶶想也不想的说:“想的。”
江洋昂头,“你看,他们俩的大学,和我们的不同,他们都想在学习之余,把事业同步发展起来。”
陈雯承认确实有这样的区别,这方面,他们确实把普通人大学之后才会做的事,提前到大学期间,但那又如何?“他们就更应该靠得近一些,互相照顾,互相扶持……”
“我说的是,”江洋有些不客气的打断她,“在这样的前提下,肖嶶大学的专业选择,也就有了前提,她应该选择能对她发展小铺子最有帮助的专业,而不是离周晨最近,能有更多的时间和周晨在一起的专业。”
陈雯看着垂着眼帘的肖嶶,一时也找不到反驳的话。
周晨选择大学和专业,可以是为了其它的目标,比如像他说的,为偶像打个样,但肖嶶,确实没有那样的资本,客观来说,她确实应该选择对发展她的小铺子更有利的专业。
问题是,我们是女孩子哎,特别是在严重涉及到和一段感情的未来有关的问题时,你怎么能让我们保持严谨的客观?
这根本就不客观。
“周晨和我们的不同,还表现在另外一个方面,”正经分析起来的江洋,发现自己照样是想说什么,就能信手拈来,而且句句都在理,都很有说服力,“就连全日制的高中,都有近一半的时间在校外自学,你们觉得,难道到了大学,他反而会天天呆在学校不成?”
这又是一个包括想代入“最不讲理的肖嶶”的陈雯在内,大家都说不出“不”的一个问题,大学期间,周晨呆在学校的时间,只会更少。
“所以,即便同校或同班,那又有什么意义?”江洋说:“肖嶶也总不可能完全抛下自己的学业和事业不管,一门心思的跟着周晨,他到哪儿,你到哪儿吧。”
“结论就是,如果到时你们同校或同班,没准在一起的时间还更少。”
“周晨说的一些话,也是事实,大学的那四年,他可能在首都呆两个月后,又跑回市里呆半年,再到省城逗留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