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没考上秀才,二人打算成亲。但是他拒绝入赘,甚至以分开相逼迫。
柳氏心疼心上人,劝解父亲,同意了二人的婚事。
带着巨额嫁妆嫁到舒家,用自己的嫁妆帮丈夫做生意,眼看着舒家从家徒四壁到富甲一方。
男人,从穷到富,心思也变了。
常常夜不归宿,柳氏问他,他也只说是因着生意的往来。
都说舒灵比自己小两岁,实际上,她只比自己小半年!
不止丈夫不忠,老夫人更是三番五次的向柳氏要钱。
已经花了大半积蓄的柳氏不想给钱,毕竟自己有了女儿,这些都要留给女儿当嫁妆的。而婆媳的间隙也就是那时候开始,越来越大。
等到柳氏去了,柳家派了一个老嬷嬷来舒菡身边,一是照料,二是看住柳氏的嫁妆。
后来舒菡长大了,那嬷嬷年龄也大了,就让她告老还乡去了。
想到这,舒菡微微一笑,眼睛里却没有任何笑意,她也做足了姿态,软糯的声音道:
“父亲此言,女儿是不认的。方丈大师给祖母诊脉,府里也请了大夫给祖母诊脉,二人都说祖母是累倒的。
而今日,祖母是为了还愿才早起出城,才辛辛苦苦走了那么久的楼梯。若是父亲这样说,祖母的病,那也是因为祖母出城还愿的关系,您说是不是这么个理?”
舒老爷一噎,舒灵忘了假哭,赵氏转头看过来,一屋子的人表情各异。
舒菡此番话,可是有理有据。
舒老爷面上有些不好看,照她这么说,那自己应该怪罪赵氏,而不是自己这个大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