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将皇后的神色看在眼里,也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便软了语气道:“哀家训斥你,既是因为你是皇后,也是为了你好,只有记得深刻了,下次才不会再犯这种错误。但愿哀家的话,能叫你放在心上才好。”
皇后恭敬的磕了个头:“皇额娘的话,臣妾必定谨记在心,绝不再犯。”
太后这才满意的点头:“记着就好。好了,你也起来吧,叫人伺候你重新收拾收拾,身为皇后,可不能在外人面前被人看了笑话。”
说着,太后便叫了喜善进来,让她去服侍着皇后去了内殿重新梳头。
待皇后的身影消失在眼前,皇帝才笑着对太后道:“儿子不孝,又累的额娘替儿子操心了。”
今儿个这一出,也是皇帝默许了太后敲打训斥皇后,否则照往日皇帝维护皇后的样子,太后才不会主动训斥皇后,惹自己儿子不悦。
太后叹了口气道:“也是哀家没有教导好皇后,以至于皇后如今是越发拎不清了,明明之前还做的很好,连先帝都夸过皇后贤惠。”
皇帝低头不语,太后也只是抱怨了几句,随即就嗔怪的看着皇帝道:“虽然你是皇帝,但也是哀家的儿子,哀家也不能不说你几句。”
皇帝讨好的笑道:“皇额娘但说无妨,儿子洗耳恭听。”
见皇帝态度极好,太后心中舒服了不少:“哀家知道你宠爱柔嫔,柔嫔的样貌长得好,你多宠爱几分也无可厚非,可是你却宠的有些过了,就连皇后都忍不住心生嫉妒,出手磨搓柔嫔,可想而知,后宫会有多少怨气。再者,柔嫔也太过经不起事儿了,不过听了一些半真半假的话而已,就闹能闹到这种地步来。”
她也着实是有些惊讶,皇帝多情风流,如今竟能宠着柔嫔一年多了,还不曾厌弃分毫,她该说是柔嫔手段了得,还是说她儿子转了性子?
皇帝赔笑道:“皇额娘说的是,柔嫔年纪尚小,不懂事,还请皇额娘担待。只是柔嫔性子柔和温婉,伺候的颇得儿子心意,儿子便多宠了几分,若是皇额娘觉得不妥,儿子日后定当注意分寸。”
这话明摆着是在维护柔嫔,太后年纪是大了,但她心里跟明镜似得,所以也不会真的顺着皇帝的意让他冷落柔嫔,只道:“你心中有分寸便罢了,其他的哀家也不想过问。”
能让她儿子觉得舒服,那她也能对柔嫔多几分容忍。
从慈宁宫出来,皇帝上了仪仗,李玉便问道:“皇上,是回养心殿,还是……”
皇帝按了按有些肿胀的眉心:“去永寿宫看看柔嫔。她身子本就不好,又晕了过去,还不知现在怎么样了。”
皇帝怜香惜玉的心思一起,就忘了方才太后说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