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甜淡淡笑了笑,没有回应。
若是平时,她也不会花这么多时间装扮,但,今日不同。
她要以怀嫣郡主的身份,助宁王一臂之力。
就在舒甜准备的同时,宁王府府门打开,已经开始迎客了。
一辆马车缓缓驶入王府大街,马蹄声声,走得不徐不疾。
马车里,一名中年男子正襟危坐,一双眼睛冷肃萧然,直视前方,一言不发。
他身旁的幕僚,抬起车帘,向外面看了一眼。
“宋将军,马上就到宁王府了。”幕僚低声提醒道。
宋将军借着他抬起的车帘,淡淡瞥了一眼外面,静默不语。
这王府大街,还和从前差不多,但永王府,却永远地销声匿迹了。
当年,他也时常和叶乾将军一起,去永王府找永王议事,
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伤腿。
宋家世代英豪,代代出名将,他年少成名,在战场是所向披靡。
但因一次战役,他的一条腿受了重伤,便不能再轻易地骑马了,于是便一直留在京城,协管巡防营。
历经两朝的宋将军,如今已经四十有余,算是皇帝最倚仗的将领之一。
前几日,他接到了宁王府的帖子,便一直有些犹豫,到底要不要来。
他心中清楚,当年,宁王一直是支持永王的,而他本来也看好永王。
但当永王去玉谷城,和叶乾一起守城后,京城中的局势,便彻底失控了。
端王——也就是当今的皇帝,当年趁着先皇病危,便控制了后宫。
众臣见不到先皇,每日的折子都是由端王批复,于是,所有有利于玉谷城一战的措施,又或是玉谷城的求援信,都被搁置了。
宋将军也清楚此事,却又敢怒不敢言。
他想试着给叶乾送信,让他劝永王回来,可又怕时局动荡,永王若在路上遭遇什么不测,只会更加棘手,他便一直在进退两难中踌躇着。
直到他听到风声,说玉谷城军粮短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有人劝谏端王,让他调拨粮食,驰援玉谷城,却被他以妖言惑众为由,直接罢免了。
宋将军便生生压下了为永王和叶乾说话的想法。
他一个腿脚不便的将军,早就不可能再平步青云了,但至少不能把宋家世袭的官位丢掉……他担不起这个责任。
宋将军便只得默默期盼,玉谷城能化险为夷,可谁知道,莫远山偏偏回来了。
他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京城的时候,只剩下半条命了.
莫远山强撑着,在两日之间,找遍了京城所有掌握兵权、钱粮的人,可那些人连见都不见他。
最终,莫远山无奈,求到了将军府。
宋将军万分为难。
他至今都记得,莫远山满脸是血,跪在将军府门外,敲门求援的样子。
……
“宋将军!求求你救一救玉谷城!我家将军和永王殿下,都被困在那里了!我们要打北戎,护百姓,却连粮食都没有!”
“如今玉谷城被围,里面有二十万军民啊!没有粮食,这不是等死吗?”
“宋将军,你不是叶将军的好友吗?怎能见死不救啊!?您手下的军粮,能不能先想办法挪一挪……”
莫远山独自一人,深更半夜来到将军府,用力拍打着将军府的大门。
他已经浑身是伤,却依旧不肯放弃。
宋将军在府内,看起来置若罔闻,实则如坐针毡。
他十分了解端王。
端王性子偏激乖戾,见到莫远山这般四处求援而不得,恐怕会觉得有意思得很。
果然,端王并没有出面管莫远山,反而是饶有兴趣地看他吃闭门羹。
但端王越是这般,宋将军便越不敢帮莫远山,生怕直接触了端王的霉头。
莫远山在外面敲了一夜,手敲得出血了,便用刀柄来敲。
而宋将军在府中,也一夜未眠。
他的幺妹宋亦清,与莫远山青梅竹马,两人有婚约在身,她见不得心上人落入这般困境,于是也来苦苦哀求。
最终,还被宋将军挡了回去,更不许他们见面。
一夜过后。
莫远山终于精疲力尽,才红着眼,缓缓站起来,离开了将军府。
宋将军煎熬了一宿,却又无可奈何。
他何尝不想去救自己的好友?
可宋家的百年基业不能断送在他手中,上上下下一百多口人,也不能因为他的一时冲动而丧命。
宋将军精神有些恍惚,枯坐了许久,最终吩咐管家。
“找人跟着莫远山,护送他出城。”
……
宋将军缓缓收起思绪。
自那以后,他便再也没有见过莫远山。
不久之后,玉谷城沦陷的消息,传回了京城。
永王和叶乾,均在那一战中殒命。
宋将军长叹一声,内心满是自责,却又无能为力。
而宋亦清在得知这个消息时,当即便晕了过去。
醒来之后,她伤心欲绝,和他大吵一架,便夺门而出。
再也没有回过将军府。
宋将军之所以又想起这些,是因为他知道,宁王当年就和永王十分亲近。
自己当年没有帮上永王,只怕在宁王这里,也是不受待见的,但宁王忽然邀请他来参加宴席,着实让他有些意外。
宋将军的马车,早就停在了附近,但他一直没有下车。
一旁的幕僚,下意识看了宋将军一眼,道:“将军……您还去吗?”
宋将军沉吟了片刻。
“走罢。”
他最终还是决定,去一趟宁王府,看看这宁王,到底想做什么。
宋将军与幕僚一前一后下了车,他缓缓走向宁王府,却忽然见到前方,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对面的男子身着一袭便服,面容温和,气质不凡,虽然已经接近天命之年,却依旧精神抖擞。
宋将军面色微顿,然后,他几步上前,拱了拱手:“郭太傅。”
郭太傅也笑了笑,低声问:“宋将军也来参宴?”
宋将军点了下头。
两人便一起往宁王府门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