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手抄本/小书桌

七零小娇妻 婪泽_ 3554 字 2024-01-03

本来是互帮互助的好事,收了重礼,她们也只是觉得沈姣姣知恩图报,结果被刘璐璐这么一说,倒好像真是她们去巴结人了一样。

几人推搡起来,刘璐璐一个‘不小心’,把篮子打翻在地,又一个‘不小心’,将桔子和香梨踩了个稀巴烂。

这下怎么得了。

就连脾气最好的方书婷都忍不住生了气,几人吵得更凶了。

知青点因为他送去的那篮子礼物争吵起来的事,宋毅并不知晓,他刚从洪老爷子那取回做好的小书桌,一路兴冲冲地回家。

还没到院子门口,他就高兴地大喊道,“姣姣。”

话音刚落,他的左脚就踏进了里屋。

摇篮里的崽崽听到爸爸的声音,兴奋地挥着小拳头,刚坐起来的小身子又东倒西歪地斜下去。

沈姣姣将注意力从书本中抽离,侧过头,就看见了宋毅和他怀里抱着的小书桌。

她微张着红润的小嘴,“这是……”

宋毅将小书桌放在炕上,“我给你打的小书桌。”他顿了顿,“前两天我看你伏在炕桌上写字不方便,所以就自作主张帮你打了一张小书桌。”

炕桌的表面不仅凹凸不平,而且比较低矮,好多次他都看见姣姣要伏低大半个身子才能写字。

沈姣姣眼里划过感动,眼睛蓄起泪意,她侧过头,擦了擦眼角,努力让声音听起来平静无波,“让我看看这桌子怎么样。”

宋毅仍沉浸在喜悦当中,没有注意到她的异样。

他兴冲冲地给沈姣姣展示着小书桌,“洪老爷子的手艺就是好,没白费我那包烟,小书桌的桌面做的光滑平齐,一点毛刺都没有。”

说着,宋毅将小书桌用来支撑的四根木棍折起来,“而且你看,这四根棍子还能折回来,你用的时候就展开,不用的时候就收起来,一点都不占地方。”

“嗯。”沈姣姣抑住泪意,嘴角露出一个笑,扑到他怀里,踮起脚,迅速地在他的侧脸上亲了一下。

宋毅还没反应过来,就觉得脸上像是被什么异常柔软的东西扫过一样,心里顿时酸酸的,软软的,涨得生疼。

亲完宋毅,沈姣姣自个先红了脸,她低下头,用手背擦了擦红的发烫的脸蛋,低声道,“谢谢你。”

说完,她就想跑。

宋毅眸色一沉,摁下她的动作,“亲完就想跑,美得你。”

夜里睡得早,白天就起得早。

鸡刚刚打鸣,沈姣姣就睁眼了,她摸了摸身侧的位置,已经空了,再抬头一看,宋毅正往身上穿衣服。

她用被子裹住自个,坐起身,“你怎么起这么早。”比她这个高考生起的还早。

宋毅理了理领子,伸手将沈姣姣鬓边的碎发绕到耳后,“起来给你弄教材习题册呀。”

沈姣姣迷迷糊糊地点了点头,后知后觉地问道,“所以你今天要去县城吗?”

县城?不。

县城也买不到教材和习题册了,但是他知道有一个地方,肯定有很多这东西。

宋毅弯起嘴角,没正面回答她的问题,而是道,“你再睡一会吧,我给你做好早饭就出去一趟,大概中午就回来。”

沈姣姣摇摇头,“不了,醒了我就睡不着了,我起来看书吧,昨天那本书还有几页就看完了。”

“成。”宋毅应了一声,去灶房给她做了早饭,就出门了。

他要去的不是别的地方,正是知青点。

一大早,知青点就有人起来背书了,他们分散在知青点院子里的各个地方,不一会,就传来袅袅读书声。

宋毅眯了眯眼睛,将从家里带来的,之前用来装老白纸和铅笔的两个空纸箱摆在知青点门口,然后在纸箱上面用黑笔写了几行字:

收教材、习题册手抄本,语文、数学、政治科目,三块钱一本,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科目,两块钱一本。

他想了想,又拿出一个纸板,写上:

雇人代抄教材、习题册,视科目和字数不同,价格由五毛到一块不等。

做完这些,他就搬出小马扎,坐在上边,翘着二郎腿,靠着柱子闭目养神,静等生意到来了。

有知青路过宋毅,看到他写在纸箱和纸板上的字,顿时瞪大了眼睛,快走几步,跑到知青点里叫人了。

不一会,宋毅身边就聚满了知青。

有些胆大的就冲他喊道,“宋毅,你这什么意思啊。”

宋毅抬起眼皮,看了说话的人一眼,“字面上的意思。”

周鹏有些怀疑地问道:“你真的收教材和习题册的手抄本吗,还三两块一本?”

三两块,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顶过他们上一个月的工了。

宋毅睁开眼,“只要你拿得出来,我就收。”

周鹏看了看身边的知青,大家都撺掇他道,“去啊,去啊。”

他嘀咕两声,到底胳膊肘拧不过大腿,跑回自个的床位上,翻箱倒柜,找出了一本语文习题册的手抄本,“喏,给你。”

宋毅接过手抄报,随便翻了两下,就扔进空纸箱,从口袋里掏出厚厚的一沓票子,数出三块钱给周鹏,“拿好。”

就这?就行了?

真的能卖三块钱!

知青点读书氛围浓厚,谁手上还没几本书啊,就算没有教材,手抄本也有不少。

有不少知青都是各个省城来的,听到恢复高考的通知后,就写信回家叫家里人托关系弄来了教材和习题册,书一到知青点,就开始争相传阅,相互撰抄。

周鹏拿到了钱,还傻愣愣的站着,不过同时心底划过一丝不满,要知道真能换钱,他就不把自己抄的最好的习题册拿出来了。

这可是他跟知青点里语文这科考的最好的知青借的习题册,还付出了一把水果糖的代价。

看到了真金白银,知青们纷纷踊跃举手,“我也要卖,我也要卖!”

不就是手抄本嘛,卖出去了再抄不就是了,而且他们借的书,一般都会抄上个两三遍,手里一堆手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