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页

这一出发一走便是一两个月才能再次见面。而昭州城新种的苎麻下来的,厂子不够,又建了两个,同时配套的播林、安南府县的蚕丝厂也新建了。

去丝、缫丝、纺线、染色、织布,就没个停歇,可在厂里上工的工人们可是高兴了,每个月三天的假期,还嫌放了假耽误了赚钱时间。

天慢慢黑的快了,昭州城外多了一项新买卖——租牛车、骡车。

这是远路村里人想的法子,天晚了的快,便赶着车去各个工厂门口,问:“要不要搭车?便宜了,一人一文钱。”

这工人多是女郎、哥儿,个头娇小体重轻盈,一辆牛车能坐六七个人没问题,从工厂一路赶到远路的村口,也就两三刻的时间,跑一趟下来一天赚个六七文。

远路村的工人自然是愿意掏银钱坐车,都是女孩、妇人,自然是天没黑早早回家才安生。当然也有了借口能歇一歇了,不走路多好啊。

跟一天八文钱的工钱比,付一文钱车费,那自然还是付车费。总不能一到秋冬了,就把孩子拘着不让去做工,那就是傻了,你不想干,多得是人想干呢。

顾兆听到了搭车业务,还挺高兴的,说:“真是办法比困难强,有的是人脑子活的,能想来做买卖的法子。”以前想不来那是没机会。

这不,牛车拼车就有了。

“是挺好,有个厂子招了不少远路村里的,夏天白天长,上下班大家伙结伴还能安全些,要是天黑的快了出了问题就不好了。”黎周周也担心,但总不能因此辞了员工,人家干活干的很好。

“不过再等等,等到十月了,下班时间早半个时辰,早上晚半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