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厂需要的就是创新,每年都有创新的指标,而创新陶瓷产品,其实就是在瞎碰运气。
将某些产品混合到一起达到意想不到的产品,卖的最好的那几种陶瓷产品都是在阴差阳错之间出现的。
所以工厂的工人们会有时候搞一些独特的发明,就是瞎碰运气。
万一真的是碰对了,运气不少,不仅可以得到大把的奖金,还能得到分配的房子。
所以员工们对于创新这件事情充满了快乐,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呢。
当然普通的员工对于材料的创新就是纯粹的碰运气,有一些专门学材料学的工人,则社会更加科学的搞实验。
高胜是陶瓷创新厂一名临时工,他想快点成为正式工,挣的钱更多,还能入编制,就不怕被辞退了。
想要靠时间成为正式工,至少要靠一两年,但是万一做出一种创新型的陶瓷工艺,就会一跃成为正式工。
高胜迷迷糊糊,混合了纤维,放进陶瓷中锻烧,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迷迷糊糊做实验。
陶瓷厂的效益越来越低,除了一些最精美的陶瓷会出口国外之外,国内的情况大多数还是以廉价为主。
所以效益并不高的陶瓷厂,为了创新为了有用,为了再创佳绩,可以说是拼尽全力的在督促着员工们创新。
也是为了陶瓷厂能够再传出一片天,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好的陶瓷碗筷买回家一套之后能传三辈子。
现在人们艰苦朴素,穿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更不要提,只要不摔不打的陶瓷碗,用上一辈子都没问题。
这就导致着陶瓷厂收益真的是不高,而员工们却一个又一个的挤进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