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庶长跟钱丞相两个人在听到科举两个字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看韩熠,毕竟韩熠这些年在韩郡搞科举搞得红红火火,以他们两个人的眼光来看,这个早晚要推行到全国。
但问题就在这个早晚上,如同韩熠一样,他们觉得现在不太合适。
钱丞相没有明着反对只是说道:“科举的确是人才辈出,只是这些人才未必做得了亲民官。”
颜徵说道:“是以先准备着,改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没有个两三年怕是不能下来,从今年开始科举,有差不多的人就先从基层做起,等到改制完备,正好启用。”
大庶长品了品,也就是说这些科举出身的人想要一步登天是不行的,都要先去从基层开始熬,这样就放心太多了。
就算是人尖子又怎么样?扔出去几年,王上都未必记得,而像他们这些家族,孩子时不时就能见到王上,有好事肯定是先想到这些人啊。
钱丞相也想明白这一年便说道:“如此,还请王上下旨,着专人处理此事。”
颜徵应了一声说道:“既如此就专门成立转制司,由中书令兼任,全权处理此事。”
韩熠顿时晕了:“那科举呢?”
颜徵说道:“你有经验,接着管吧。”
韩熠:?????说好的让我休息呢?
第483章
韩熠觉得他跟颜徵的心意相通最近有点打折。
他将韩郡拱手让人就是觉得自己的功劳已经够多了, 再多不利于朝廷团结,而且三公同时还是封疆大吏这种事情在战时还能说个事急从权,更何况那个时候大秦的确缺人, 韩熠去管理那里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平稳过渡。
没看燕郡、楚郡和魏郡到现在都有点政令不通么?这几个地方想要调理顺手恐怕还要一段时间。
这几个地方反的混乱反而显得颜徵当初力排众议让韩熠接手韩郡是多么的正确。
只不过这么多年下来, 韩熠之余韩郡基本上就是一个镇郡之宝, 也不是说他不做事情,而是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动动嘴, 吩咐下面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