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使命必达

没有了柴米油盐的烦恼,没有了外部因素的干扰,研究员们的进度当然快。

画面来到领导们正前方,四爷正笑呵呵地跟大帅哥聊天。

聊着聊着,四爷忽然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8000公里?!”

大帅哥倒是谦虚道:“这是理论上的射程,实际能不能达到,还得看全射程实验的结果。”

“那肯定没错了,你钱院长不可能放空炮!”四爷很是高兴,“没想到啊,我刚上任没几天,就来这么大一个惊喜!

我记得,三型刚试射成功没多久吧,这就五型了?四型呢?”

钱院长笑笑:“除了东风一型和后续改进的二型,剩下的几型导弹在研发时间上并没有差多少。

三、四、五这三个型号,当时五院是按导弹任务定位,在二型导弹试验成功之后,分别开设三个项目组,进行近程、中远程、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发。

后来海军那边,根据王顺和同志带过来的资料,对未来的潜艇进行了初步预研,之后跟我们说,需要一款能够在潜艇上部署的远程导弹。

所以四型导弹的项目组,研究方向就改成潜射弹道导弹。”

四爷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又关切道:“那他们这半路转道,能搞好吗?”

“放心,项目组里的骨干,都是五院最早的一批研究员,都很成熟。”

大帅哥说着又看向远处的发射架:“至于这款五型,跟我们的长征二型运载火箭,其实是同步开始的。

只是弹头的壳体材料卡了一段时间,所以初次试验比运载火箭晚了很久。

同一批次造了3枚,分别进行飞行试验,低弹道方案试验,以及全射程试验。”

四爷咧嘴一笑,随即又想起什么:“我最近啊,也恶补了王顺和同志带过来的资料。

里面提及,导弹还有巡航导弹、防空导弹、空中格斗弹,哎呀,看得我是头都大了。”

钱院长大感赞同,抿起嘴,点头叹息:“是啊,他带过来的资料,帮我们的照亮了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之路。

那些资料,我花了半年才全部吃透,不过目前我们很多环节的制造工艺还不达标,慢慢来吧。”

“嗯...嗯?”

四爷本来也煞有其事地在点头,忽然感觉好像有哪里不对。

那么多资料,半年就全部吃透了?

四爷表示自己到现在才看完两本,而且听五院派到火箭军的技术员说,自己看的那两本只是最基础的概述。

看着钱院长那惆怅的表情,四爷嘴角抽了抽。

就在这时,他的警卫员凑了上来。

“首长,这天儿太冷了,咱们还是进楼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