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两点?”李隆基非常严肃地问道。
李峤忐忑不安道:“原因一,就是臣上回支持生动教学法的原因,诗赋到底不是人人都能欣赏,无法让周边各部族的百姓,崇尚我大唐文化。
但这戏曲可不一样,是人人皆爱,就拿这红楼梦来说,红楼梦兴于西市,许多听众甚至连大字都不识一个,却也听得极其着迷。
用来推广我大唐文化,那是再适合不过了。”
李隆基点点头道:“这主意不错。”
李峤顿时受到极大的鼓舞,立刻又道:“原因二,就是为民置产。”
李隆基立刻道:“上回你就说过这一点,好像还与那隐户归籍也有关联,这也是目前朕最为头疼的问题,这回你就仔细说说,不知这二者到底有何关联?”
他似乎还生怕李峤掉链子,还主动帮他找回一些记忆。
可这却让旁边的大臣们都看傻眼了。
等等!
不是评书吗?
怎么又扯到国家大计。
这.!
李隆基瞧在眼里,心中暗自得意,让你们昧着良心说话,这回就要让你们得不偿失。
“是是是是。”
李峤点点头,见皇帝似乎还是支持他的,定了定心神,又道:“其实隐户归籍,其内在含义,就是恢复我大唐为民置产的主张。但是.但是据臣所知,目前进行的并不顺利。
臣以为其中原因,主要也可归纳为两点,其一,就是让百姓离开谋取生计之地,回到籍地,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在归籍的途中,他们又要耗损不少钱财和时日,自是难以成功。
其二,就是百姓对朝廷的不信任。”
李隆基点点头道:“言之有理啊!”
李峤这回是彻底懂了,愈发自信的说道:“这便是臣支持无名学院义演的原因。无名学院并非官府,而是民间学院,行的也是善事,与百姓更好打交道,至少百姓不需要惧怕无名学院。
此外,无名学院还给与帮助,甚至直接给钱财,帮助那些隐户解决归籍中的一些困难,再加上皇恩浩荡,赦免其罪,那些百姓就没有理由再当隐户,如此一来,便可协助朝廷,完成此番改革变法。”
“说得好啊。”
李隆基拍桌子道:“真是一针见血,对症下药。”
不少大臣气得都直翻白眼,这哪里好了,别的不说,那无名学院能募捐多少善款,帮助多少隐户?还有土地的问题,这隐户归籍得给人家土地。
无名学院未必能找出土地给百姓?
这最多只能解决一些非常非常边角的问题,而其中核心矛盾,是根本没法解决的。
还对症下药。
真是狗屁不通。
王熙看在眼里,心中暗自得意,我就随便说说,你们又能怎样。
“陛下,这还不止。”李峤又道。
“那你继续说。”李隆基仿佛兴趣来了。
李峤又道:“臣之前就提到过,希望借此举来实践为民置产的思想。而且,无名学院也只能是协助,因为其并无职权,具体事务,还得朝廷来做。
臣就希望,专门成立一个安业署,来与无名学院合作,负责安顿那些愿意归籍的隐户。”
此话一出,大臣们为之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