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济缓缓说道:“千石大船,要送十船!”
“千石……十船……”饶是李膺精于庶务,还是心里想了好一会儿:“那便是一万石的重量,一石合一百二十斤,也就是说使君要带一百二十万斤铜去洛阳?”
“不错。”蒋济点头:“你大约算一算,还剩多少缺口?”
李膺想了一想:“即使将丹阳各铜官里、原属吴国的的铜五十万斤尽数融了,眼下大约还差二十万斤。”
“二十万斤?”蒋济皱了下眉头:“吩咐下去,令各铜官抓紧些,最晚三月底之前,要将铜尽数采好。无论如何,到了四月,我就要出发去洛阳了。另外将原本吴国各处的钱皆融了,铸成铜锭,吴国的钱在大魏并不许用。”
“记住了,此事应快些来办!”
“属下明白。”李膺点头。
……
洛阳,北宫,书房内。
曹睿正在桌案后批阅文书,侍中裴潜领着征蜀将军郭淮从外小步入内。
曹睿动笔在文书上写着些什么,并未抬头。郭淮略显紧张的抬眼朝着裴潜望去,裴潜微微摇头,又伸手指了指地面,示意郭淮先安静等待片刻。
郭淮会意,静静站着。
郭淮是并州太原士族出身,但近二十年来,一直在关西边地做着将军一般的职司。他上一次回到洛阳,还是黄初二年、先帝曹丕召他进京谒见的时候。
十余年过去,不仅洛阳变了个样,连眼下大魏内外气象都比旧时要繁盛了许多。郭淮当然知晓皇帝喜欢在书房接见臣子,但这对于他郭淮来说,还是头一次!
上一次从雍凉来洛阳觐见陛下的张儁乂,可是领了一个雍凉都督之职回去!自己得了卫臻举荐,不知陛下又会如何看待自己?
郭淮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微微低垂。
过了约一刻钟后,曹睿合上面前的文书,放下朱笔,裴潜这才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