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对美国来说,俄罗斯的最大意义是消耗共和国军队的战
。
虽然对美国来说,最理想的结果是在不出兵的情况下,让俄罗斯拖出数以百万计的共和国军队,从而让美国军队能够在其他方向上发起反击,最终击败共和国,但是在出兵俄罗斯之后,美国当局没有理由改变既定战略,即在俄罗斯战场上消耗共和国军队,为其他方向上的战略反击与战略进攻创造机会。
如果将美国出兵俄罗斯的时间、以及增兵俄罗斯的行动与太平洋战场上的塞班岛登陆作战与马里亚纳海战联系起来考虑,就能更加清楚的认识到,美国一直没有偏离既定的战略方向,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同一个,
标。
这就是,在中东地区发起战略进攻。
杜奇威将阿尔梅尔派往莫斯科,却将部署在中东地区的力万主力部队留了下来从增援俄罗斯的角度出发,将部署在土耳其的力万大军派往乌克兰的难度,肯定要比将国内的部队送到波罗的海与北大西洋上的港口容易得多,即便向土耳其增兵,也更加容易,足以证明美国总统仍然决定在中东地区有所作为。
事实上,这也正是前面提到的,杜奇威看到的机会。
设想一下,如果疯狂增兵俄罗斯的引策奏效,即让共和国当局断定美军将在俄罗斯发动规模浩大的战略反击事实上也确实发动了战略反击,并且把俄罗斯当成主战场。那么共和国当局肯定会将主力部队留在大陆战场上。以袁晨皓的性格,在兵力充足的情况下,肯定会与对对攻战,即利用美军发起进攻时防线上的漏洞,积极主动的进行反击,并且将反击发展成战略进攻。到这一步,也就是美军在中东战场上发动进攻的时候,共和国陆军肯定会左右为难。对美军来说,只需要做到一点。即赶在共和国军队完成调整前取得胜利,就能在中东战场上取胜,至少能够多坚持好几年。
不管怎么说,打到这一步,共和国军队的处境肯定会非常艰难。
让人有点想不通的是,在7月底之前,裴承毅并没向中东战区增派部队,也没有让袁晨皓重点提防南面,而是做了一件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将大陆战场分成南北两个部分。由袁晨皓继续担任战区司令、并且兼任南部方面司令,而在战争爆发前已经处于半退役状态的苏劲辉上将出任北部方面司令。
随着大陆战场的战线迅速拉长。增设一层指挥机构不是什么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