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自主决策

国策 闪烁 1608 字 11天前

有了怀疑,自然有所行动。

针对这一情况,李存勋的第一反应就是必须在英国取得突破,只有第一手资料才能证明英国的企图。

直到牺牲了数名情报人员打手真相终于摆在了李存勋的面前。

事实上,真相并不复杂。

在与欧洲国家接触前就警告过英国首相,因为“大陆国家。一度在政治一体化进程中与共和国走得过近,早就成为了军情局重点渗透的对象,所以任何传达给“大陆国家。的信息都有可能落入军情局的手中。英国政府没有回避问题,而是利用了这个问题,通过欧洲国家故意透露了这些信息。

关键是,信息本身并没错。

积极联系欧洲国家,希望获得欧盟的支持,表明英国在为战争做准备。事实上,英国也确实在为战争做准备!

从英国获得的情报,证明了李存勋的猜测。

英国政府玩的不是阴谋,而是阳谋。

乔治回到伦敦之后,立即签署了一份秘密行政令。批准了田年度的特别预算,并且将预算经费由最初的口8亿提高到了功亿。足足增加了砌亿。虽然在战争爆发前,英国增加主要用于情报机构的特别预算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但是不管怎么算,英国的几家情报机构都不需要如此多的特别预算。也就是说,英国政府通利用了特别预算不透明的特点,通过情报机构进行战争准备。

用刘晓宾的话来说,新增特别预算的很大一部分落入了军火企业手中。

当然,特别预算不是战争费用,也不是用来采购军火。

现代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耗费惊人。别说战争,一场规模有限的冲突都能耗光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一年的财政收入。以藏南冲突为例,在这场规模非常有限的冲突中,共和国军队的开支竟然超过了打手周的消耗都顶不上。用来采购军火也不现实,根据英国的国防预算,歹7亿特别预算最多只能购买8艘战舰、或者的架战斗机,连组建支航母战斗群都不够。再说了,武器装备的生产与建造有一定的周期,如果战争很快就会爆发,除非国家进行战争动员,不然按照正常方式采购军火都来不及了。

母庸置疑,这笔特别预算不是没有意义,而是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