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都有信心,恶战在所难免。
只是印军并不知道,在后方协助第7装甲师作战的不是巴军总参谋部。而是由裴承毅指挥的前线指挥部。
战斗开始前,巴军总参谋长就跟裴承毅通了电话,希望前线指挥部能够为卡苏尔方向上的巴军提供支援。虽然巴军总参谋长没有明说,但是意思很明确,那就是让裴承毅担任战役总指挥。为此,巴军总参谋长派作战参谋率领旧多名协调军官来到前线指挥部协助裴承毅指挥作战。
巴军总参谋长这备做,也是希望巴军能够在卡苏尔东
裴承毅没有拒绝,也没有直接指挥战斗。
在他看来,这类没有多少悬念的战斗,根本不用他亲自指挥。裴承毅也希望通过这个机会锻炼前线指挥部的参谋军官,给袁晨皓更多的表现机会,所以把战术指挥工作丢给了袁晨皓。虽然巴军作战参谋有点不满,毕竟在关系到巴基斯坦利益的问题上,裴承毅让一个上校军官做主,多少有点开玩笑的意思,但是巴军作战参谋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袁晨皓是前线副总指挥,而且当初裴承毅指挥半岛战争的时候,也是上校军官。
似乎想好好表现一下,或者想让巴军将领知道什么才是协同作战,袁晨皓决定大干一番。
两军交锋前,袁晨皓集中中巴空军的战术航空兵,以及巴基斯坦陆军航空兵,对正在向西推进的印军进行了两次火力打击。让巴军作战参谋颇感意外的是,火力打击的对象不是印军装甲力量,而是跟随在装甲部队后面的步兵。在进行火力打击的同时,袁晨皓专门安排3个中队的小打手7战斗机,寻歼印军的机动式防空系统。
裴承毅摆明了态度,让袁晨皓放手去干,没有干预上校的战术指挥。
前两轮火力打击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中巴双方的战术航空兵,特别是巴基斯坦空军的劲多架战斗机。用巴基斯坦空军司令在战后的话来说,在中巴空军的联合打击下,印军装甲集群与步兵集群之间出现了一道纵深超过3千米的“无人地带。”彻底隔绝了印军装甲部队与步兵部队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