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时过境迁

国策 闪烁 1563 字 11天前

东方闻愣了一下,没跟裴承毅争辩。

裴承毅也没有为难少校军官。把目光转向了窗外。

对于刚刚过了妈岁生日的裴承毅中将来说,这几年的经历让他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中印边境冲突“收官”之后。裴承毅没在总参谋部呆多久,就被项铤辉送到国防大学深造。虽然名义上裴承毅是第一批深造将官的领队。从中获益匪浅,但是裴承毅知道项铤辉让他离开总参谋部的原因。

如果不出意外,项铤辉将在力刃年,也就是政府换届之后辞去总参谋长职务。

虽然裴承毅的表现完全符合、甚至全面超过了出任总参谋长的基本要求,但是在项铤辉不愿意让元首为难的情况下,辈承毅不可能成为新的总参谋长。按照第二次军事改革时订下的制度,接替项铤辉出任总参谋长的不是林啸雷就是章忠宪。

论资历,裴承毅比两人差了一从

当然,这不是项铤辉让裴承毅“避嫌”的主要原因。

虽然项铤辉从未向裴承毅提起让他离开总参谋部的根本原因,但是毒承毅知道,项铤辉是让他“以退为进。”

裴承毅留在总参谋部,林啸雷与章忠宪都会把他当作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按照最简单的斗争原则,林啸雷与章忠宪肯定会联手除掉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再决高低。裴承毅主动离开总参谋部,让林啸雷与章忠宪失去了共同“敌人”也就没有必要对付裴承毅,从而使两人的矛盾迅速激化。

不管两人谁笑到最后,都会因为过于露白被王元庆冷落。

事情的发展印证了裴承毅的猜测。他在国防大学深造的时候,林啸雷与章忠宪首先在刃刃年的军费预算上产生矛盾。虽然只是毖的差距。但是军费预算是次要问题,主要还是谁来主导共和国军事建设。从此林啸雷与章忠宪的矛盾浮上水面。就算两人没有私心,争夺军费是为了本军种的未来发展,可是仅此一件事情就能决定两人的地位,从而决定未来总参谋长人选。

最终的结果很出人意料。

王元庆先是对两人各打五十大板。然后赶在换届前完成了第二次军事改革的最后一项工作,即对总参谋部的指挥机制进行全面调整,最后把彭茂邦请回首都,由彰茂邦出面给项铤辉做工作,让项铤辉留了下来。

也就是说,林啸雷与章忠宪你争我夺,最终便宜了项铤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