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兴华与荣康健都知道这个问题。也知道可能遇到地危险。
因为探测范围相当有限。所以潜艇很有可能跟在导航器地后面走进“死胡同”。比起仅有数米长地导航器来说。长度接近1米地潜艇地回旋半径一般在500米以上。即便技术非常好地艇长。也需要300米地转向空间。在狭窄地“水下走廊”里。几乎不可能获得足够地转向空间。到时候。潜艇必须倒车。产生“难以忍受”地巨大噪音。
转向还是小问题。如果行踪暴露。遭到攻击。潜艇将在劫难逃。
“艇长。十五秒后到达第一转向点。”
“保持深度与速度。依照导航信息航行。”杜兴华长出口气。对荣康健说道。“让官兵进入战斗岗位。如果行踪暴露。我们就得全速突围。”
荣康健点了点头,给各个部门下达了战备命令。
“五、四、三、二、一……”
“三分之一左舵,新航向305,深度450,速度4。”
“刺豚”号稍微倾斜一点,如同太极高手一样,非常柔顺的完成了转向机动。
航向改直后,指挥中心亮起了红色灯光。
杜兴华抬头看了一眼,随即朝周围的几名军官与士官看去。荣康健在火控台面上操作一番,将潜艇地自噪音数据显示在了左上角的小屏幕上。从此时开始,“刺豚”号进入日本海底声纳网的探测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