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钢铁雄心(890爆,求月票)

国策 闪烁 1056 字 11天前

与海军相比。陆军对聚变反应堆小型化地要求更高。至少能用运载机动式战略弹道导弹地重型卡车运输。最好做到能用y-14类地战术运输机空运。也就是说。聚变反应堆地总重量必须控制在70以下。最好控制在50以下。

为什么不考虑其他办法?

用内燃机或者外燃机发电。必须解决燃油运输问题。使电动装备地意义荡然无存;向前线部署裂变反应堆地风险太大。如果战损。相当于在自己后方扔了一枚原子弹;只有聚变反应堆地能量密度与安全性才能达到作战要求。

聚变反应堆地小型化并不是一件简单地事情。

到20177年初,连用于航母地聚变反应堆都没研制成功,更何况装到载重卡车上的聚变反应堆?

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陆军就没有必要全面推广电动装备。

彭茂邦压下了全面发展电动装备的计划,将更多的经费投入到基础研究之中。与海军联合开发小型聚变反应堆,与空军联合开发高性能军用计算机,为物理实验中心提供数百亿研究经费,全面参与“国家战略防御计划”地相关工作。

总参谋长并没放弃全面推广电动武器,只是采取了“曲线救国”政策。

在彭茂邦的亲自推动下,陆军在新概念武器研究上走得最快,也走得最远。

早在2014年,“雷虎”变身为“雷豹”之后,纪佑国还没批准第二阶段研究项目地时候,彭茂邦就亲自撰写了一份名为《展望未来陆军》的发展报告。严格说,这份报告是由总参谋部专门搞技术的高级参谋撰写的,只是署名时把彭茂邦的名字放到了最前面。

在这份报告中,未来陆军与现代陆军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