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未来之眼

国策 闪烁 1048 字 11天前

实际上。第一阶段研究成果只有一项:金属氢催化生成技术。

不管是复合蓄电池。还是超导电动机。乃至正在试运行地聚变核电站。核心都是能够在“常温常态”下存在地催化金属氢。

所谓地“常温常态”。只是与无催化情况地比较值。

即便使用了复合催化剂,金属氢也只能在15万个大气压下存在,正常工作的最高温度为85氏度。

关键是作为催化剂地“多元态特种合金”。

全世界知道这种合金具体成分的人只有二个,即物理实验中心主任罗忆祖与项目负责人纪小吉。

按照西方国家研究复合蓄电池后得出的结论,“催化合金”由78元素构成,每种元素所占比例、元素的分布情况、元素的结合方式只有共和国的科学家才知道。因为特殊的比例、分布情况与结合方式,所以仿制复合蓄电池变成了不可能的事情。拿元素所占比例来讲,每一种元素所占比例在50%到百亿分之几之间,78元素有数亿亿种搭配方式,不可能通过实验方式得出具体情况。

一种催化剂决定了整个世界的未来。

通过催化生成的金属氢必将彻底改变世界地面貌。

使金属此神奇的原因只有一个:超导性。

作为理想的超导材料,金属氢储备电能的能力是普通蓄电材料地数百倍,是制造超导电动机的理想材料。超导体又是超磁体,微小地电流就能形成强大的磁场,实现可控聚变核反应的关键条件就是足以约束电子与质子的超强磁场。

由此不难理解复合蓄电池、超导电动机与聚变核电站为什么首先在共和国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