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实战演练

国策 闪烁 1119 字 11天前

在这套全新地战术中。起关键作用地是那架无人侦察机。

依靠“龙翔电池”与超导电机。自重十七吨地“兀鹫”无人侦察机能够在一万八千米地高空持续飞行五十四小时。或者以每小时五百四十千米地速度飞往五千四百千米外地战区。再执行十二小时地搜索与侦察任务。如果能够将西安飞机公司正在研制地保型太阳能电池板整合到“兀鹫”地机翼上。“兀鹫”地续航力至少能够提高二倍。

“兀鹫”真正地厉害之处并不在其飞行性能上。

比起美军地“全球鹰”。特别是40型号地“全球鹰”。“兀鹫”地飞行性能算不上突出。几项主要性能都比“全球鹰”差了一点。

让“兀鹫”成为主角的,是其强大的信息搜集、联合指挥与战场侦察能力。

三条宽频卫星通信线路,五条战术数据链,使“兀鹫”能够同时接收三颗军事卫星发来的信息,并且与指挥中心保持通信的的同时,为四架战机提供战术信息。

高分辨率的光学数码照相机与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器赋予了“兀鹫”两只比鹰眼还要锐利百倍的眼睛,使其能在一万八千米的高空看清汽车拍照上的数字,或者用雷达分辨出的坦克的具体型号。空军还计划在“兀鹫”上装备红外与紫外成相仪,使其能够发现在数百千米外的弹道导弹。

怎么发挥“兀鹫”的强大能力,成为了空军与海航的重要战术科目。

经过半年的艰苦训练,梁国翔与狄泊清,还有后面那架战机上的,同样来自海航的朱荣辉少校与杨晋杰上尉摸索出了十多套新战术,并且初步掌握了这些战术。

今天,他们将同时扮演两个角色。

首先以对海攻击模式,在“兀鹫”的引导下,并且利用“兀鹫”提供的目标信息,用反舰导弹攻击扮演假想敌的平底驳船。然后转为对空作战模式,扮演空军的假想敌,拦截由“兀鹫”支持,发动突然袭击的两架j-10战斗机。

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两架su-30mkk已经在昆仑山附近飞行了一千二百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