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效法先贤

“你啊你,若非你出身显贵,就你这能耐,你怎么可能来河西就任?”

从前他总在心里盘算着,科举制说到底不过是药师愿弄出来的噱头,平民百姓家能有几人读得起书?就算识得几个字,又能懂什么牧民之术、治世之道?

到头来,朝堂上坐着的,还不是他们这些累世积攒的世家子弟。

既然如此,何必白白浪费国库粮饷去维持那劳什子科举?真能选出济世之才倒也罢了,可你一直避开我等世家勋贵,你能选出个什么来?

那时他满心认定,药师愿力推科举,根本不是为了选贤任能,分明是想借着这由头,拉拢那些寒门士子,培植只听他一人号令的新势力,好跟他们这些盘踞百年的世家大族分庭抗礼。

可此刻,望着韩县令忙忙慌慌跑去调遣衙役的背影,王承业心头却第一次冒出个从未有过的念头:或许,自己从前想错了?

只是不等细想,摸到了那枚暖玉的他又自嘲地勾了勾唇角。

罢了,不过是见了个蠢笨的县令,怎就生出这等不合时宜的念头?药师愿的心思本就叵测,我身为琅琊王氏子,守好家族的立场才是正理。

只是不知为何,再看向百姓们围着杜鸢的方向时,王承业眼底的沉郁又深了几分。

小先生既得民心,又有仙术傍身,若真与药师愿站在一处,往后世家的路,怕是更难走了

他无法想象本就可以一人制衡他们所有世家的皇帝,若是在有了仙人会是何等的局面。

他只能压下这个想法,尽可能的去握住这份仙缘。

再怎么次之,也得是个不求善果,力求不恶!

于是乎,他也跟着去维持秩序,劝阻百姓。

待到一切结束,杜鸢悠悠开口道:

“诸位可觉得在下的声音有些小了?”

这话一出来,不论是站在前面的百姓,还是站在后面的百姓,都是纷纷点头。

见状,杜鸢眉眼弯了弯,语气里带着几分笃定的笑意:

“无妨,无妨,马上啊,所有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最后那个所有人,杜鸢特意咬的稍微重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