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陛下在看奏章时,就能一眼看到奏章的重点,同时有一个或者几个建议,陛下就不需要从头开始思考,而是可以借着阁臣的思考来发散思维。
那些国家大事,依旧可以召集阁臣慢慢讨论,而那些不太重要的琐事,陛下甚至可以两三息的时间就一眼瞟过去,省去了最繁琐的工作。
臣以为这是当前最合适大明的中枢制度。”
朱瞻基闻言陷入了沉思,李显穆所说的确是好办法,仅仅登基几个月的时间,他就已经深受奏章的困扰,为自己减负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目前他想过的办法,都不如李显穆的主意,内阁阁臣都是精通国家大政的能臣,处理事务并不难。
见皇帝在沉思,李显穆放出了真正的大招,“而且这个办法既能一定程度上防止昏君祸乱朝政,还能防止臣子权力过大。
正如陛下方才所说,哪一朝哪一代没有昏君和庸君呢?
如果皇帝想不出来处理问题的办法,那这个办法就能帮助皇帝理政,甚至能够对皇帝教学。
又因为最终批复的权力在皇帝手中,不至于过于权重而影响了皇权稳定。
当初太祖皇帝说臣是麒麟儿,未来一定能安大明社稷,臣愧不敢当,但苦思冥想出这个制度后,臣终于有了一点信心,日后可以去见太祖皇帝、太宗皇帝以及先帝了。”
李显穆面上满是感慨,脑海中浮现出外祖父苍老的面容,以及面容下对自己的满意和期许。
他从小就天姿卓绝到人所难以置信的程度,过目不忘只是了了而已,任何一个人见过他,都知道他未来必然光辉璀璨。
或许是长的太过于钟灵毓秀,世人总是以貌取人;或许是半圣之姿带来的感染天赋加上血缘亲情。
无论朱元璋、朱棣、朱高炽,都对他极好,他心中虽然有振作家族的心,但振作大明的心也不是假的。
朱瞻基已然想通了全部,又听到李显穆的感慨,心中颇为感动。
多好的忠臣啊!
在制定政策时,还记挂着担心后世有权臣欺凌君上,而特意做出限制。
一个臣子能做到这份上,当真是古来罕见了。
:https://5141e448d.xyz。手机版:https://5141e448d.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