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雷吉口中得知此事后,离野不由得感慨万分。
“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引力阵列系统的核心,是分布在行星群关键引力平衡点上的引力调谐器。
这些调谐器并非产生引力,而是像宇宙级的引力波控制器,精确地感知、偏转、放大或削弱既有的引力相互作用。它们通过发射复杂模式的引力子束流,在行星之间编织出一张动态的、稳定的引力能流网络。
随着引力阵列系统完全解除,离野隐隐感受到,行星之间精密维持的秩序就此消失了。
虽然从他的视角望去,K8行星群依然没有任何变化,每颗行星依旧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着。
但那种根本性的游离感已经无法掩盖了。
行星之间那种精妙的引力张力消失了,它们不再是一个紧密的整体,而是变成了一个个独立的、略显笨拙和茫然的个体。
第三项,也是最后一项工作亦随之开始。
那便是群星的移动。
每颗行星都装备着行星发动机。但与离野之前获得的那种6级行星发动机不同,K8行星群的行星发动机要更加高级一些。
按照雷吉的说法,它的全称叫做“地核激发式定向时空曲率驱动引擎”。
行星发动机并非消耗燃料提供行星移动的推力和动力,而是通过直接操控行星核心的能量并扭曲时空本身,来产生近乎无限的持续推力,推动一整颗行星进行星际迁移。
虽然说要进行集体迁徙,但K8行星群有一些星球需要留下来。
那就是被搬运而来、资源开采殆尽的岩石行星。
在几十年的开采过程中,岩石行星逐渐化为了脆弱、空洞、布满矿坑和废弃巨型机械的岩石空壳,它的地幔已被掏空,地核能量被抽取殆尽。
现在,它们最后的使命,就是成为行星群远航的垫脚石。
K8行星群的文明在岩石行星的地壳薄弱处安装了数百台星际推进器,不过它们并非为了推动,而是为了解体。
随着所有星际推进器启动,狂暴汹涌的等离子流旋即席卷了整颗岩石行星。本就空洞的行星完全无法承受这种来自内部的暴力。它就像是一个被内部炸药爆破的废弃大楼,在无声的宇宙中上演着一场慢动作的、宏伟的崩塌,逐步碎裂成数块巨大的、仍在被继续粉碎的星体残骸。
与此同时,位于附近的行星则是启动引力装置,将这些崩裂的、炽热的行星碎块,连同被汽化的岩石云雾,向着航行的反方向猛烈“推”去,以便产生反作用力。
凭借着行星残骸所提供的、野蛮而巨大的反向推力,行星们获得了启动的初始动能,轰然出发。
没过多久,K8行星群的十八颗行星就此浩浩荡荡出发,身后被摧毁的岩石行星残骸则形成了新的陨石群。
明日联盟身处其中,跟随着前进。
“所以你们是要搭乘星际轨道吗?”他问雷吉。
“不。”雷吉摇了摇头。
不光是宇宙飞船和移动城市,事实上行星也可以搭乘星际轨道的。
星际轨道虽然能使其加速到150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但它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
那就是中途不能“下车”。
它就像是一条隧道,你只能前往隧道两头快速往返,没有其他选择。
“我们早就已经调研过了,星际轨道对面那头的环境并不怎么好。”雷吉说道。
按照K8行星群诸多文明的想法,这回他们选定的新地点位置很偏僻。
不过由于没有星际轨道助力,行星们的移动速度仅仅只有300公里每小时左右,这样的速度明日联盟还是跟得上的。
“所以路程到底有多远呢?”离野好奇问道。
“差不多1300万公里吧。”雷吉回答。
“啊,这”
离野不禁有些咋舌。
按照眼前的速度,K8行星群至少要花个四五年时间才能抵达目的地——但对于这些拥有高科技的外星文明而言,这点时间压根不算什么。
这些外星文明可能通过基因科技改造了基因,能使寿命延长到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根据K8行星群的打算,在路上它们会捕获一些资源丰富的行星携带,顺带招募一些新的外星文明进来。
很快,离野便回想起了一件事,随即开口发问了。
“请问雷吉先生,宇宙里的异兽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族群呢?”
雷吉随即给出了解释。
所谓的“异兽”,可以视为是遍布整个宇宙的动物们。
但这些动物形态千奇百怪,种族成千上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