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下。
蒋青云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宛如曹植再世,七步可出奇谋。
短短四年时间,在一双无形的大手操控下,京师八旗总人口消失了五成。若是传出去了,不消2年,地方就会拖欠粮饷,不消5年,狼烟四起。
“大哥,旗丁伤亡总数,除你之外还有几人知晓?”
“唯我一人知晓。”
“万幸啊!回去之后,你速速销毁与此事相关的所有资料。真实的死亡数字,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是。”
“首辅,京师事变动静如此之大,能瞒得住吗?”
“能瞒一时是一时,能瞒一点是一点。拖~”
……
晚饭时间。
府里伙房送来了炭火铜炉。
炭火炙热,铜锅之上,蒸汽蒸腾。
羊肉下锅只能三秒,久了就不够地道。
蒋青云夹起几片肥瘦相间的羊肉,在碟子的芝麻酱里打了个滚儿,送进嘴里细细咀嚼。
“大哥,你还记得当初我们俩在大栅栏吃火锅时,我和你说的那些话吗?”
“记得!”
“理想照进现实了,现在,中枢我们说了算。我准备把苏克萨哈调去刑部,户部就交给你了。财政是帝国的命脉,你要尽快摸清情况。”
“我一定替你管好钱袋子。”
……
次日,辰时(7点)。
午门缓缓打开。
蒋首辅上任之后,将早朝时间推迟到了辰时,频率仍为五天一次。
文武百官穿过午门,穿过广场,走进了太和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叩九拜之后,吏部尚书冯栓出列。
“启奏皇上,首辅大人脚疾未愈,不能远行,可否恩准其乘坐轿马抵达太和殿外?如此,亦可彰显皇上体恤平叛功臣之心。”
顺治攥紧拳头,缓缓吐出一个字:“准!”
冯栓转身,高声喊道。
“皇上有旨,内阁首辅蒋青云劳苦功高,念其脚疾未愈,特准其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殿内一阵骚动。
三公公小碎步走出太和殿,到午门传旨。
……
午门外。
蒋青云乘坐的马车旁。